•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图片新闻
    艺院视频
    招聘信息
最新消息
    喜报|通大艺术学院周建捷老师...
    2021-04-17
    近日,2021江苏十佳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油画)入选名单公布,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周建捷入选江苏十佳优秀青年美术家(油画)。评审会现场2021江苏十佳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油画)由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承办,是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十四五”规划的美术、书法系列品牌展之一。2020年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已经完成了首次“江苏十佳美术、书法”系列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2021年江苏省现代美术馆继续强力推出江苏十佳作品展,旨在为江苏文艺发展和全省青年艺术家搭建更好的展示交流和学习平台。经专家评审、纪检现场监督,评选出江苏十佳优秀青年美术家(油画),本次评选出的10位江苏十佳青年美术家有的入选过全国美展和全国青年美展,有的在中国百家金陵和江苏省美术奖中获得重要奖项,我院教师周建捷成功入选。据悉,2021江苏十佳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油画)计划在5月下旬举办。 ★周建捷★周建捷,1977年生于江苏启东。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聘副教授,苏州科技大学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兼职教授,苏州科技大学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美术领域)校外导师,江苏省油画学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进京作品)、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入选作品)、第二届全国水粉画大展(入会资格)等展事。出版有《周建捷——当代艺术名家作品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格物致知——周建捷油画作品集》(凤凰出版社)
    丁杰艺术馆开馆盛典上隆重举办...
    2021-04-17
    17日上午,丁杰艺术馆在江苏如东开馆,如东县政府向如东籍著名艺术家丁杰颁发美术作品收藏证书、图书捐赠证书。刘兰芳、牛群、董浩等著名艺术家出席开馆仪式并致贺词。开馆仪式上,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为丁杰艺术馆授牌艺术实践基地,中共如东县委副书记陈雷接牌。丁杰是从如东走出去的著名艺术家,为南通大学客座教授。几十年来,丁杰以不懈的努力在中国画创作上卓有建树,在全国美术界很有影响。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在开馆仪式上致辞说,丁杰是“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杰出代表,四十多年来,他耕耘不止、追求卓越。其作品传统功力深厚,又见现代构成,师古而不泥古,既有山水情怀,又有文化大气象。他用作品讴歌伟大时代,弘扬先进文化,以大写大气的人格人品和功底深厚的艺术造诣,在国内外赢得广泛赞誉。2020年,丁杰艺术馆由如东县委、县政府筹划建立,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艺术馆位于如东县文化中心,展馆面积1200平方米,“敬畏故土、敬仰艺术、敬善人生”是艺术馆宗旨。馆额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题写。艺术馆共分“丁杰艺术道路展示区”和“丁杰代表作品展示区”两大展区,展陈了与丁杰几十年艺术生涯相关的图文和实物,100幅充满“家乡情怀”“山水情怀”“人文情怀”的书画精品,描绘了他精彩多姿的艺术人生,见证了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不懈努力,在中国画创作上取得的卓越建树,彰显了他身为如东人的拼搏奋进精神和在中国美术界颇负盛名的广泛影响力。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将丁杰艺术馆授牌为艺术实践基地,旨在为学生培养提供更为有效更为直接的实践平台,以知名艺术家、优秀精品力作为切入点,高质量、高水准的进行人才培养,全方位培养学生热爱艺术、传承美育的情感态度,真正践行开放性美育人才培养体系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文| 於玲玲编| 李洋审| 吴旭春
    “建党百年,红歌嘹响”2021南...
    2021-04-16
    2021年4月14日,南通大学钟秀校区主报告厅成功举办“建党百年,红歌嘹响”2021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恺撒堡音乐奖学金声乐大赛。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艺术学院专员汪松明及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艺术学院副院长沈江、艺术学院副院长吴蓉等领导莅临比赛现场并为获奖同学颁奖。出席本次比赛的嘉宾还有艺术学院音乐系副主任洪宜德、声乐教研室主任臧云扬、王娅副教授、意大利籍教授罗伯特(Roberto Fiore)及音乐系的师生们。飞扬的歌声、吟唱难忘的岁月;熟悉的旋律,演绎时代的激越。《我爱你中国》、《嘉陵江上》、《祖国之恋》等经典歌曲唱响了同学们的理想和信念、朝气与激情。在整个比赛中,五十多位参赛选手以激昂进取的精神面貌,充满真切情感的乐曲演绎,营造了热情火爆的比赛氛围,也深深感染了现场观看的师生们,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选手们在比赛中精彩的表现为全体师生献上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也展现出选手们对自己专业学习的积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为来生活的憧憬和自信乐观的情怀。此次比赛活动,由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旨在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技能水平、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进而推动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向建党百年庆典献礼。本次比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现场亮分的方式,共评出19位获奖同学,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六名、优秀奖五名、优秀伴奏奖五名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六名。一等奖:宋志伟二等奖:付浩、龚云昊三等奖:王梓良、魏佳林、徐艺文、冒蓉、陈哲、陈沁雯优秀奖:杨庆莲、韩奇桉、张天齐、尚培旗、赵婕优秀伴奏奖:王淼、高健宁 、王芝馨、姚若彤、叶唱“一首红歌一面旗,一支红曲一把号”。本次“珠江·恺撒堡奖学金‘建党百年,红歌嘹响’”音乐奖学金声乐大赛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示了音乐系师生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既激发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积极性,营造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促进学院的教育质量不断前进。又很好的弘扬师生爱党、爱国、爱校精神,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同学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定将对同学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赛后,评委之一的罗伯特教授对此次比赛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此次比赛活动,既让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也给大家创造了交流与合作的舞台,希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比赛表现,确定新的专业学习目标,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进!文 | 程康 宋志伟图 | 张骥 张雪松编 | 李洋审 | 吴旭春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021年师范生...
    2021-04-16
    4月14日下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021年师范生基本功技能大赛在南通大学钟秀校区成功举办。艺术学院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办公室精心组织,艺术学院副院长吴蓉,教师教育办公室主任於玲玲、副主任邬小伟,音乐系副主任洪宜德参与现场观摩和指导,杨志宇、徐宏、董云、钱玥旨、夏云静等骨干教师组成评委会,进行公平、公正评选。大赛旨在大力推进我院教师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全面提高师范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切实提升教师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本着人人训练、层层参赛的原则,通过初赛,在美术师范和音乐师范专业同学中遴选出了20名优秀选手参加此次决赛。比赛分两个环节,答辩三分钟,模拟授课十分钟。分别从黑板书写,口语表达,教学姿态,授课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使用等多方面对选手进行综合考核。在答辩环节,各选手们口齿清晰,作答到位,对答辩问题处理得当周到,思考角度全面。在授课环节,各参赛选手说课材料准备充分,语言表达通畅,板书端正,课堂教学思路清晰明确,教学过程设计合理。音乐师范选手用旋律伴随着讲课,美术师范选手则用各式的图片穿插其中。每一位选手的教学方式都风格独特,各有特色,仪态端庄大方,展现了优异的教学技能和教师风采。评委老师们严格评分,认真记录,观摩的同学们看到同伴的精彩表现,也都受益无穷。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实践平台,一次展示自我的宝贵机会,更是促进增强了我院师范生的实践应用等能力。文 | 任禾图 | 张乐凯编 | 李洋审 | 吴旭春
    “壁上重生——西北师范大学敦煌...
    2021-04-16
    4月15日上午,“壁上重生——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学生作品交流展”在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乃华宣布展览开幕。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院长田卫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专员汪松明、副院长吴蓉、院长助理吴旭春出席活动,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20级研究生马萌遥同学主持开幕式。田卫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展览是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的泥版绘画作品首次走出当地,走进南通大学,展览的呈现表明了同学们努力将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下去的决心。这次展览是一场古代与现当代艺术的碰撞,希望能够借此契机促进敦煌艺术成为当代艺术与设计的有效资源,也希望对提升广大艺术爱好者对华夏文化的理解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张卫表示,本次展览的成型既源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对艺术教育的热爱与用心,也源于双方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的热衷与执着。希望本次展览能够架起双方在艺术教育、艺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友谊桥梁。本次展览是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共同办主办的一次艺术交流展,共展出了来自来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学生的敦煌壁画泥板临摹作品44幅,集中展现了敦煌壁画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代表的亘古魅力。本次展览展期至4月25日。开幕式后,全体嘉宾共同观展。田卫戈教授为艺术学院师生还做了题为“千年之行——走向敦煌的当代艺术与设计”的专题讲座。文 | 朱沁娟 赵婷婷图 | 陆阳编 | 李洋审 | 吴旭春
    学党史 办实事 丨新时代·盛世...
    2021-04-14
    4月13日上午,由南京华设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博物苑联合主办的“新时代·盛世情”——2021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展在全国首家道路艺术馆——传·飞地艺术空间隆重开幕。南京华设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洁女士、南通大学工会王芳主席、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教授、著名策展人、传·飞地艺术空间艺术顾问、上海可美术馆执行馆长陈瑞先生,以及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部分教师等齐聚传·飞地艺术空间参加开幕式。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展是南通大学的代表性艺术活动之一,艺术学院院展自2018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已成长为彰显南通大学艺术教育教学与艺术实践成果的重要平台,对艺术师资的提升、艺术人才的培养和美育育人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南京华设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洁女士和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教授、传·飞地艺术空间艺术顾问、上海可美术馆执行馆长陈瑞先生分别为本次展览发表致辞。张洁经理表示南京华设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满足人民美好出行生活”为宗旨,锚定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需求,将文化艺术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有机融合,本着传播美好、传递美学的初心,倾力打造交通艺术美学空间——传·飞地艺术空间。张卫院长对传·飞地艺术空间提供这样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表示感谢,很荣幸学院能作为首展参加这样的活动,学院的发展需要加强高校和地方的紧密联系,培养人才最终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此次展览是学院“学党史、办实事”的重要活动体现,表示会更加接地气地参与到这样的交流活动中。随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於玲玲教授作为参展教师代表作了简短发言,表示作为高校美术教师,会一直坚守美育传播的阵地、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使命,通过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涵育着审美修养和人文情怀,为高校美术教育和全社会的美育传播不断奋进。最后,陈瑞馆长介绍了在高速公路建美术馆的初衷,作为专业性和公共性的所在,也是美育工作的延伸,高速公路车来车往,在这里建美术馆希望能有一个不一样的感觉,提供给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人一个精神空间。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当代美育工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探索,对艺术教育的感悟与深思,坚定地表达了新时代艺术工作者们的艺术追求与责任担当。值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迎接建党100周年,展览在传·飞地公路艺术空间成功举办,旨在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地方的紧密合作,更是希望将美育传承工作推广到全社会。开幕式结束后,传·飞地艺术空间作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实践基地进行了授牌仪式,南京华设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洁女生和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教授共同揭牌。在参观展览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们在张卫院长的带领下还参观了锦丰服务区党建联盟展览室,张卫院长为服务区能把党建工作做得如此扎实表示赞赏,学院将会继续把“学党史教育”推动在各项活动中。图片:杨志宇编辑:姜卉审核:吴旭春
    艺术学院赴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2021-04-10
    4月9日,艺术学院赴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和韩国钧故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本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缅怀英雄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为主题,师生代表向先烈们敬献了花篮。全体党员、团员重温入党誓词、入团誓词。师生们参观了七战七捷纪念馆、韩国钧故居、海安博物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1946年7月13日-8月27日华中野战军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迎击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12万之众,一个半月内连续作战七次,仗仗奏捷,取得苏中战役的伟大胜利。这次战役,作为全面内战爆发后在主要战场上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初战,带有战略试战和战略侦察的性质。它的实践证明,处于兵力、装备等劣势的一方,只要采取正确的战役指导和灵活的战术原则,完全能够战胜优势的一方。苏中战役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战略侦察作用,使中共中央军委获得了宝贵的内线作战的经验。特别是在战役指挥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战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同时,苏中战役的胜利也使其他解放区部队增添了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信心。爱国老人韩紫石先生(公元1857-1942年),名国钧、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清末民初海安人,与南通的张謇同被誉为苏北的两大名贤。历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省省长、全国水利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黄灾救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莅任期间,改良农工,崇尚实业,兴利导淮,关心民瘼,明察闾阎之苦,坐折奸宄之萌,言重官府之信。其一生德政贤明,广为推恩。抗日战争期间,韩国钧以八十高龄在野之身居乡问政。与新四军友善,同陈毅同志直接交往,多方奔走,呼吁国共合作,制止反共摩擦,支持新四军东进抗日。尔后, 日伪军队包围韩宅,利诱威逼韩国钧出任伪江苏省长。韩国钧陷敌不屈,大义凛然,以致忧念成疫,于1942年1月与世长辞。陈毅同志曾表彰其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誉之为“民族抗战之楷模”。  在活动现场,学院艺术交流中心记者还采访了学生代表朱耘业、王晓亮、袁凡、赵颖等同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在活动中寄语全院师生,他强调,通大艺术人应从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不断进取,用丰硕的成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本次党史学习的场景教育是学院党委本年度系列党史学习教育计划的十七个专题之一。清明祭期间,艺术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系列缅怀纪念活动,“面对面”感悟英烈精神,体悟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院领导,各系室主任,全体辅导员,师生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参加活动。视频|张健文|李晶图|林子淳编|马蕾 审|吴旭春
    以“鱼”喻人,鱼化作鹏 ——赵...
    2021-04-09
    4月8日,“鲲化——赵洁个展”于河北省美术馆开幕,这是艺术家自河北引进到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以来个人创作较为全面的一次回顾与梳理。“鲲化”展出了赵洁从2000年延续至今的百余件作品,尤其是近两年来创作的新作。这些作品包括绘画、雕塑、陶艺、装置等不同形式,不同材料转换所带来的生涩感,也让赵洁的作品极富力量与生命感。 在河北美术馆展厅入口处,垂悬着赵洁于2018年创作、高4米的雕塑作品《鲲化》。进入展厅,站立着另一件同样体量巨大的雕塑,陶瓷作品“鲦”系列、《鲅》、《鲛》、《鹏》、《鹰》等作品,与贯穿展厅中央,犹如鱼群一样的装置作品《鳞》相对应。这些作品共同构成展览的主题及第一部分“鲲化”。策展人杨维民表示:“鲲化”这一主题突出了赵洁近年来的艺术创作特点,即从材质、主题到形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借此主题,凸显其艺术创作观念从“鱼”幻化为“鹏”的质变。展览第二部分由纸上作品“哭海”系列、“呼吸”系列、“仰望”系列组成,这些作品的画面都带着浓重的悲观主义气息。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经济衰退、人类健康受到威胁、传染病的惊恐,种族间的歧视和辱骂……激发出赵洁内心深处的悲剧情节。大疫当前,令人深思,赵洁感觉,今天的生活,更需要那些激发反思和反省的作品,他的创作热情迸发,作品量大增。 展览的另一个部分“鱼乐”由“知乐”系列作品组成,这是赵洁近年来重新学习、审视传统绘画的过程而作。在中国传统的“鱼画”历史中,宋人画鱼别具一格。赵洁借用传统“藻鱼图”长卷的形式,重新演绎这一题材。在他看来,学习传统不是单纯的临摹复制,也不是学习画面的表象,需要走出前人窠臼,演绎属于个人的东西。 三个展览部分的作品,绘画、雕塑、陶艺和装置结合,室内和室外同场演绎,共同呈现了赵洁个人绘画风格的探索历程与创作思路。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翟优指出,赵洁的作品,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精神,他对艺术与绘画深入而冷静的探索,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艺术创作也成为他对生命状态的感悟。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鲲化”学术主持张卫表示,这次展览是赵洁最近几年创作的结晶,在赵洁的作品中,借助鱼的不同姿态,来表达作为个体的人在当下大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赋予了鱼新的理念和文化象征,以至通过这种新的理念表达了自己对艺术、人生、世界的思索。自古以来,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生于斯长于斯的赵洁,从小就带有一种悲观的生命意识,喜欢那种带有悲剧色彩的艺术作品。赵洁以鱼喻人,“鱼”是对于自我的反观,也是关注身处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的社会巨变,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体境况作出超越现实的刻画。他以别具一格的绘画语言,反映当下人文风貌,形成当代艺术的独立语言。 “鲲化”开幕式由河北美术馆副馆长王立明主持,河北美术馆馆长张立农、河北美协副主席李彦鹏、河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校院长张广军、河北科技大学铁扬美术馆馆长刘锋、石家庄学院美术设计学院院长李雪山、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学院院长尚晓雷及河北省各大高校的教授、画家等嘉宾参加了当天的开幕式。 赵洁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当代中国水墨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鲲化——赵洁个展”由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主办,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承办,上海慧能物资有限公司及河北谦光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展览将展至4月13日。
    艺术学院国际留学生Vincent Me...
    2021-04-07
    近日,艺术学院留学生Vincent Mensah个人艺术作品展“In the Sun”于南通大学钟秀校区艺术学院美术馆西展厅开展,这是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首位国际留学生的首次艺术作品展。Vincent Mensah(中文名:张非)是一名来自非洲加纳的90后艺术家,自2018年9月起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师从张卫教授。本次展览是Vincent Mensah读硕近3年来感知艺术理论、思考艺术创作与创新艺术实践的一次集中展示,展览展出了其近一年来创作的水墨作品近30幅,包含“Like it here”“My love”“Monster”等六个主题系列。作品通过“在阳光下”的隐喻,呈现了其对绿色自然、虫鸟禽兽、社会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基本态度,表达了他在艺术创作中对某种空间、某个系统或某种叙事下的经验或者现象的思考和解读,在细腻的笔触中勾勒出了“言简意赅却又意犹未尽”的艺术创作风格,也彰显了国际青年留学生学习中国水墨画、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视角。  本次展览展出期间,国交处副处长倪建乐专程到现场展观展并鼓励Vincent Mensah继续认真学习中国画,研究中国画,传播中国画,并努力发挥自己的能量让中国传统文化传递至更大的群体。此外,在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俐、国际教育学院办公室副主任陈越、国际教育学院蒋濛等老师的带领下,来自南非、印度尼西亚、也门、哈萨克斯坦等12个国家的20余名国际留学生也观看了Vincent Mensah个人艺术作品展,就其作品的创作与内涵进行深入的沟通,着重交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张力、潜在魅力和外在活力。本次展览是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一次成果展示,也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对学院国际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国际艺术合作的加深具有积极的意义。文 | 朱沁娟图 | 张峻林编 | 李洋审 | 吴旭春
    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美...
    2021-04-06
    王爱春: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美术教育人4月6日下午,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兼职副教授,南通市美术学科带头人王爱春为艺术学院师范生作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美术教育人》的专题讲座,艺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2017、2018、2019级美术师范专业学生听取讲座。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副主任邬小伟主持讲座。王爱春副教授提出美术教师的两大关键词:教师、绘画者。教师要树立对职业的热爱、认同与对职业的期盼和升华。提出职场理论:有为才有位。美术教师要明确我们自己学到了什么、掌握了怎样的技能且要踏实定位教师角色,用“行知之刃”塑造自己,培育美育的工匠精神,这是做好教师的第一步。“沉潜中积蓄跃起的力量”,王爱春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强调如果自身不努力,机会永远不会主动来找你。要积极思考如何去提升自己,建议不管现在我们处于哪个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提前规划,着手准备,时刻为自己的成功积蓄能量,这是做好教师的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要“拜访名师、多读书”,多向优秀名师学习,明确自己要去学什么,弥补自己的不足。紧接着,王爱春副教授针对美术师范学生就业方向进行了指导,对考编法则作了详细的介绍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对教学教案、过程等环节的设计进行详细的讲解与指导。本次讲座是艺术学院针对即将毕业和实习的师范生开设的名师讲坛系列讲座之一,通过邀请有丰富教学研究经验的专家和老师面对面的辅导,将大大增强师范生对教学理论和实践体验的认知,促进同学们自觉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实习和毕业考编打下扎实稳固的基础。文 | 冯慧琳图 | 徐振华编 | 姜卉审 | 吴旭春
    清明祭 青春志│通大艺术学院...
    2021-04-03
     QingMing 清明时节雨纷纷,热火青春祭英魂。一段漫长的历史,一个传奇的民族,一群英勇的儿女,为了当今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无数的鲜血与热泪,也凝聚成了当代青年师生对英雄们的无限哀思——清明感怀(遥之)谷雨微微踏叶来,清明曳曳始春栽。蓬飞静海腾风起,大业先贤造物台。远瞩高瞻培树果,沧桑巨变见花开。军狼一望千年岁,剑斩长江壮志才。东方赞(由之)紫气东来红河浩荡华夏宏图向上黄山泰山红梅绽放玉溪桥有芙蓉王天之骄子龙泉宝地长白山起长城长长征赤水塔山英雄迎客松在大东方喜鹊玉兰雪竹凤凰大红花开漫长江黄鹤楼中滕王阁上红旗齐聚大会堂青海昆仑北国南疆中华腾起世纪光七月的明灯(祥晖)七月的明灯百年前在上海点亮映红了华夏沉云密布的苍穹镰刀和铁锤划出了耀眼的彩虹不愿做奴隶的怒吼响切云霄中国共产党驾船扬帆起航七月的明灯在民族沉浮中选择照亮了亿万儿女的奋斗之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铿锵的誓言来自那盏明灯的照耀是生命做了永垂不朽的证实七月的明灯从长夜中走来点燃了南昌八月的炮火染红了巍巍井冈山的杜鹃踏着遵义城头的霞光跨越川流不息的延水河七月的明灯隔断民族的贫穷与愚昧劈出炎黄子孙的光辉前程理出当代的进步与文明得出一个永恒的定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七月的明灯照耀着中国自立于世界之林把理想与和平一起放飞神州大地腾涌着改革的浪潮中华的旗帜在国际风云中高高飘扬七月的明灯永恒贺新郎   百年风雨何足惧(昭文)烽火凭谁歇?恨几番,神州陆沉,九州崩缺。风雨飘摇零丁处,不记汉唐明月。雁虽去,悲歌未彻。远眺嘉兴南湖上,一叶轻舟满载风骨。任他个,西风烈。男儿本少青成雪。只此身,书生意气,胸藏热血。行履薄冰无足惧,千里长征但越。红旗举,民心如铁。星火燎原天下势,请君看,谁补山河裂。功迹事,后人说。清明感怀(子居)又是清明又是鲜花又是雨和思念的季节鲜花之上有烈火英灵有钢铁斗志那些离我而去的人们我们今天怀念你血火交融的风华昭示万代看看这时代扬起的风帆是你们的遗志是我们前进的号角缅(周涛)我看到了天空有鸟儿飞落那小巧的精灵带着沉静的蓝和温柔的白落在五角星上旋转的风交融着红色的映山红闪亮了非黑的夜梨花风起(舒艺)梨花风起我寻着吴惟信看清明笙歌婉转归去日暮杨柳青青芳草芊芊我随着韦端己看清明忆昔太平往事满目疮痍可鉴硝烟中笛声万里青色染山鲜血染心先烈前赴后继升起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断肠处细雨点滴一捧新土万人齐力松柏荡然浩气红色的火种依旧生生不息作者皆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  编|马蕾 审|吴旭春(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美立教 立美育人 | 南通大学...
    2021-04-02
    _______4月1日下午,艺术学院举行“以美立教,立美育人”音乐学师范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示范课系列活动。音乐系崔帆老师为音乐师范201、202班同学讲授《视唱练耳》课程。崔帆老师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为歌曲中的伴奏式节奏练习。她以经典红歌《万岁,毛主席》为例,带领同学们进行伴奏式节奏练习。伴奏式节奏训练是多声部训练的重要内容,锻炼同学们一个人独立完成两个声部的多声协调能力。同时,这也是音乐师范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且能够在未来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的必备技能。课堂上,崔帆老师通过对二声部节奏训练的回顾带领同学们“热身”, 通过强调歌曲中的伴奏式节奏练习,让学生从师范技能层面深刻认识到这项练习的重要性,从思想层面不断加强对课堂内容的重视度,激发他们对于未来音乐课堂的思考。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课堂气氛活跃,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且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伴奏节奏型的创编。此次示范课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多声协调能力,也提升了同学们的设计创新能力。用红色经典歌曲作为课程训练内容,不仅充分展示了艺术课程美育功效,更是艺术课程作为立德树人重要载体的具体实操,学生们在这样的课程中技能获得提升思想得到浸润。课程结束后,吴院长还组织听课教师进行总结、交流、思考,提出加强对视唱练耳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思考,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改革、课程设计,更有效地促进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学科发展。本次示范课系列活动是艺术学院着眼于课程思政育人功能而举办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学院着眼于教风学风建设而举办的教授示范课系列活动之一,对学院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艺术学院教学委员会对本学期的教学规划和总体安排,艺术学院将在各专业遴选优秀教师持续开展相关活动。艺术学院副院长吴蓉,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主任邬小伟老师,音乐系副主任洪宜德、各教研室主任及相关教师代表观摩了本次示范课。文 | 崔帆图 | 崔杨怡婷编 | 马蕾审 | 吴旭春
  • 每页 12 记录  总共 342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286 跳转到 
  • 下载区
  • 艺术研究院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染织教研室
  • 动画教研室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周晨阳油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