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专题报道 | 现场|艺术学院示范课——刘聪:建筑物理
2025-11-16

11月12日在JX07-408,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刘聪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建筑物理》教授示范课。本次课程聚焦“建筑光学”领域,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与生动的实例分析,系统阐述了光环境与建筑设计的紧密联系,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探索光影奥秘的智慧之旅。



课堂伊始,刘聪老师以“我们为何需要研究光?”这一根本问题切入,迅速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她指出,光不仅是满足视觉功能的必需品,更是塑造空间氛围、传递建筑情感关键要素。随后,课程围绕三大核心模块层层展开。

图片

刘老师首先详细讲解了基本光度单位体系,包括光通量、照度、亮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她摒弃了枯燥的定义罗列,转而结合日常生活与典型建筑场景——如图书馆阅览区所需的精确照度、美术馆展厅对亮度的精妙控制——使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直观可感。她强调,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单位是进行科学的光环境设计与评价的基础。

图片

在“材料的光学性质”部分,刘老师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与动态光路示意图,生动展示了不同建筑材料(如透明玻璃、磨砂玻璃、石材、木材等)在反射、透射、吸收光线时所呈现的独特性质。

她特别分析了如何利用这些性质来实现特定的建筑效果,例如利用高反射材料提升空间明亮感,或运用漫透射材料创造柔和均匀的光线,避免眩光。这一部分内容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材料选择是驾驭光线、塑造光影艺术的直接手段。

图片

整堂示范课,刘聪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将复杂的物理原理与鲜活的建筑实践紧密结合,课堂互动频繁,气氛活跃。不仅传授了知识,更传递了一种以光为笔、描绘建筑灵魂的设计哲学。



本次示范课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建筑光学核心知识的理解,更展现了优质专业课的教学风范,对于推动建筑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光影筑梦,智慧启航,期待学子们能将今日所学,化为未来创造出更多与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精彩建筑空间的实践力量。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