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学术活动 | 上海大学苏金成教授做客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子美大讲堂”
2025-05-29
图片

图片

5月28日上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金成教授做客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子美大讲堂”,以“AI时代与艺术跨学科研究”为主题进行学术讲座,活动由艺术学院科研中心执行主任王维主持,艺术学院两百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图片

苏金成教授从三个板块内容展开讲座,第一,跨学科整合。聚焦概念的跨学科理论迁移与社会机构协同;第二,全球史重构。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建立非西方概念的关系性叙事;第三,技术赋能。借助数字工具实现概念演变可视化与知识生产量化分析。并且通过具体案例点明如何将艺术学主要研究方法运用在美术与书法领域。

苏教授指出,在硕博研究项目的探索进程中,当代学子应当脚踏实地,做好充分的资料收集和数据铺垫,了解文献来源的多元渠道,规划好整个研究过程。应当以“考古学家挖地层”的务实态度深耕基础,既要用好传统文献库,也要主动拥抱数字资源。比如书法专业学生若研究宋代碑刻,除了查阅《金石萃编》等古籍,更需扫描碑帖建立三维数据库,用AI图像算法量化分析运笔力度与章法规律。还指出:“数据铺垫不是堆砌资料,而是搭建‘问题雷达网’”,特别强调跨学科研究的文献来源需突破学科壁垒。

图片

而后,苏金成教授对敦煌壁画数字化修复、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景观图示语言构造等案例进行解析,揭示艺术学与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协同研究的底层逻辑。他重点阐释了如何将社会学田野调查方法迁移至艺术流派演变研究,强调项目实地的深入调研与非亲历场地的异同。

图片

在谈及技术在艺术跨学科的运用时,苏教授认为AI在效率提升、学科融合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AI也存在局限性,例如数据问题不严谨、过度依赖AI易导致研究者判断力下降等缺点。关键在于:要带着问题意识和技术敏感,在传统与未来的夹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甜区”。

本次讲座以前沿视角解构传统研究框架,为在场的同学们提供了创新方法论与实践路径,使同学们深刻意识到在AI重构知识生产方式的今天,艺术研究正站在传统与创新的十字路口,而跨学科思维就是那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