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助力中学生更深入了解高等教育体系,熟悉大学学科专业发展路径及未来职业前景,切实引导中学生科学规划学业生涯,拓展学术视野与发展格局。5月10日上午,西藏民族中学师生一行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研学活动。
活动伊始,由校学生工作处“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夏光祥为在场师生作南通大学2025年招生政策解读,从学校历史沿革、办学特色、招生政策体系等维度展开系统阐述,特别就内地西藏班招生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重点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学科竞赛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典型案例,为在场师生全面展现了南通大学的办学实力与发展前景。
随后,李昕博士为师生做《洪流时代——AI赋能艺术创新》专题学术讲座,普及介绍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脉络,通过理论阐释、案例分析和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展示了AI技术的前沿进展与艺术应用特色。他指出,当前艺术创作已呈现出显著的智能化转型趋势,以AI为纽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正在重塑艺术教育的未来图景。他鼓励对数字艺术方向感兴趣的同学积极关注这一领域,为未来的专业学习与创作实践做好知识储备。
在非遗文化体验环节,由非遗撕纸艺术传承人翟天麟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撕纸体验课。她以讲演结合的方式,系统讲解了撕纸艺术演变由来、传承发展脉络、艺术特征及工艺技法,随后现场示范并指导师生完成传统十二生肖中“蛇纹样”的创作,师生们积极动手,专注投入到撕纸创作中,现场气氛热烈。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艺术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次撕纸体验不仅让西藏民族中学的师生们切身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更深化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活动尾声,西藏民族中学师生一行走进南通大学美术馆,观看正在展出的“全国美展江苏版画入选作者作品展”。在志愿者的引领讲解下,系统观摩了展览作品。通过近距离欣赏优秀版画艺术作品,师生们不仅提升了艺术鉴赏能力,拓展了审美视野,更对版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当代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次西藏民族中学师生走进南通大学开展研学活动是推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了南通大学的社会影响力,活动以互动交流促进认知提升,以实地参访强化文化认同,以艺术鉴赏培育审美素养。通过专题学术讲座、非遗创作体验和艺术鉴赏等多元形式,师生们不仅拓展了专业视野,更深化了对高等教育内涵的理解,为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育人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