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中对自然景观、人文风貌的观察与表现技巧。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为今后的设计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4月14日至25日开始,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4级全体学生及6位带队教师,开展为期两周的设计写生实践教学活动,第一站前往荡口古镇写生基地。
荡口古镇地处无锡、苏州和常州三地交界处,这里河网密布、古桥横跨,石板路蜿蜒、古宅错落有致,处处透露出江南水乡的韵味,是艺术写生的理想之地。将课堂教学与实地写生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专业教师团队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写生课程计划,明确了活动目标、内容和要求。师生们抵达荡口古镇后,首先进行了古镇的调研活动。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巷穿行,欣赏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感受古镇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进行实地写生创作,仔细观察古镇的建筑结构和光影变化,用画笔记录下眼前的美景。在写生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展现古镇的独特魅力。
每天写生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在写生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写生作品进行点评。教师从作品的主题表达、构图形式、色彩运用、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学生们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在荡口写生活动期间,全体师生前往王莘故居开展课程思政活动。王莘先生是著名爱国音乐家,《歌唱祖国》的作者。师生们怀着崇敬之情,参观了王莘故居,聆听了王莘先生创作《歌唱祖国》的心路历程。在展馆内,师生们齐声合唱《歌唱祖国》,歌声激昂,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此次课程思政活动不仅丰富了写生活动的内涵,还对学生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此次写生活动,学生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在写生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和表现事物,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同时在专业实践、文化传承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