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无限好 24级美术学(师范)专业 专业写生 What Spring Wants 春光温和,暖风徐徐,草木萌发,浸染山林。24级美术学(师范)专业75名本科生和17名研究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江西婺源大理坑和安徽泾县桃花潭,开启了为期两周的专业写生。 春/之/所/向 What Spring Wants 01 江西 初入江西 What Spring Wants 春日/无限好 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 。 婺源代表文化是徽文化, 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spring scenery 春之所向 心生欢喜 江西考察实践 理坑&篁岭 What Spring Wants 春日/无限好 理坑村始建于北宋末年,因位于沱水源头三小溪之一的理源溪畔而得名,取“理学渊源”之意,又因当地“溪”亦叫“坑”,故俗称“理坑”。 篁岭村,一个集自然风光、古村落文化、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晒秋”景观和徽派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spring scenery The beautiful spring is waiting for us The good life begins 02 安徽 泾县&桃花潭 What Spring Wants 春日/无限好 在安徽泾县青弋江畔,一潭碧水映着千年诗韵。“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首“诗仙”李白的《赠汪伦》,使桃花潭闻名遐迩。 桃花潭位于泾县西南40公里处,群山环抱、一江中流,犹如点缀在青弋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建筑、古遗址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织就了一幅春日里的山水画卷,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spring scenery 春之所向 心生欢喜 安徽考察实践 初入安徽 03学生写生 04教师评画 师生共进 05课程思政 红色基因共传承 皖南事变是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军部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在新四军烈士墓前,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敬意。仿佛重新穿越时光,置身于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对于同学们来说,这座陵园不仅是对英勇烈士的崇高纪念,更是对革命的深刻铭记。 06学生心得 班级写生感悟 最近的写生之旅,犹如一场心灵的远航,让我深切领略到自然的无限魅力。当我们伫立在壮丽的山峦之前,眼前的峰峦叠嶂仿佛是大自然最鬼斧神工的杰作。碧波荡漾的湖面,如镜映天,沉醉其间,用心观察这如诗如画的每一处细节。画笔在指尖灵动舞动,试图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美妙光影。这段写生时光,不仅让大家的绘画技巧有了质的飞跃,更让我们学会如何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眼前美景完美融合,表达于画布之上。写生,无疑是艺术的实践之旅,更是心灵深处的一次纯粹洗礼,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美师241韩耀葳
达芬奇所言:"自然界中的一切形态,都是造物主的笔触。"碧波荡漾的湖面,如镜映天,我沉醉其间,用心观察这如诗如画的每一处细节。梵高曾说:"画家要用心感受自然,而不是仅仅模仿它的表象。徐霞客跋山涉水,写下"山水有灵,应目会心"的感悟,如今我也在这青山绿水间,体会到笔墨与天地共鸣的妙境。 —美师242郭晓 墨色晕染天边时 我支起画架,将群山拆解成水墨的皴擦 云在峰顶结绳记事 风把松涛谱成五线谱 湖面是绸缎漾开的褶皱 一笔未落,涟漪已篡改光影的走向 白鹭掠过时,我忽然懂得 有些留白无需勾勒 笔尖轻触纸面 流转的光影便有了形状 山是凝固的浪,浪是流动的山 颜料在调色盘里分娩出第三个黄昏 直到暮色浸透宣纸 我才发现自己早已成为 画框里一枚琥珀色的标点 心随流云舒展成无声的注脚 —美师定向241韩屿陆 最近的写生之旅让我们受益匪浅。置身于自然中,我们感受到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绘画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技巧,更让我们学会用心观察。在捕捉自然之美的过程中,我们将情感融入作品,体会到艺术与自然的深刻联系。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大家的能力,也让我们对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悟。 —美师定向242陆兆平 学生作品展示 写生作品 美师241班 ——孙坤艳
——柯陈炜
——王雨璐 ——魏天笑
——邹靖雯
——韩耀葳
——任一丹
——林雪希
美师242班 ——郭晓
——陈思思
美师定向241班 ——沈楷苓
——韩屿陆
——生海婷
——鲁佳梦
——刘婷婷
——从馨匀
——储娴
美师定向242班 ——位冰洁
——陈施艾
——刘诗娴 Ending. spring scenery 编写:孙知知 文字: 韩耀葳 郭晓 韩屿陆 陆兆平 图片: 杨志宇 孙知知 郭晓 韩耀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