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教师李昕以“洪流时代:AI赋能艺术创新”为主题,为全院教职工带来了一场前沿学术讲座。讲座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领域的深度影响,结合理论与实践,探讨AI如何重塑艺术创作与学科发展。
李昕老师系统梳理了智能技术的发展脉络,介绍了DeepSeek、Kimi、通义等主流大语言模型以及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Suno等生成式工具的应用现状。展示了结构化提示词设计、本地AI知识库定制、复合AI调用工作流搭建等人工智能工具的拓展应用方法。
他指出AI技术对艺术学科建设将产生的深远影响:随着艺术创作显著的智能化趋势,课程体系应从“技法训练”转向“智能素养”培养,但需警惕技术依赖陷阱,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秀的审美能力仍然非常重要,智能化应是创作手段而非目的;以AI作为中介打破专业壁垒,艺术学科间的融合进一步加深,“传统艺术+现代设计+智能生产”的融合创新模式已经初步形成;艺术思维教育将形成核心竞争力,不仅包括传统的艺术表达思维,还涉及到批判性思维、建构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座现场反响热烈,艺术学院张卫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为学院探索“AI+艺术”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了参考思路。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智能技术与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师生在“洪流时代”把握创新机遇。
图片:刘金龙
文稿:郑越
编辑:王昊
审核:吴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