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9日上午,由《中国美术报》社、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大学共同主办的“时代·人民——2024中国美术报艺术季”子项目之一“37.8-小满未满:当代水墨的后浪”展览在南通美术馆开幕。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蔡忠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
南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华在致辞中表示,当代水墨艺术既有对传统水墨的继承与发扬,又有对现代艺术的吸收与融合,展现了艺术家们对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本次展览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多元,充分展示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多样性和创造力。青年艺术家们为水墨艺术注入新活力,作品深刻反映了时代、社会与人生的感悟。希望通过本次展览的举办,将有更多艺术家创作出思想深邃、技艺精湛的艺术作品,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本次展览出品人张凯在开幕式上介绍了展览情况。“小满未满”是一种青年艺术创作状态的描述,这个名称寓意着对青年艺术家们的祝福与期待。我们关注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水墨发展的历史,关注在当代水墨创作领域作出积极贡献的艺术家与作品,同时也在通过‘37.8-小满未满’项目持续关注和推出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以期推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新发展,描绘出当代水墨在未来的更多成长轨迹。
开幕式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主持。张卫在采访中说,这是2024中国美术报艺术季中非常特别的一次展览,聚焦青年艺术家,他们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回归艺术本体,执着于艺术创作,关注的视角是身边的日常和一些生活感悟,他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真实,未来可期。
参展艺术家代表毛嘉在开幕式上发言,他认为,当代水墨作为东方绘画的核心表现形式,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本次展览汇聚了37位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年轻艺术家,其中不乏80后、90后的杰出代表,他们是水墨艺术领域的新锐力量。每位艺术家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视角,带来了能够彰显个人风貌的精品力作。希望大家以“37.8-小满未满”为平台,共襄艺术盛宴,期待在座的每一位嘉宾都能不虚此行。
本次“37.8-小满未满:当代水墨的后浪”展览的举办,不仅见证了青年艺术家群体在当代水墨领域的崭新探索与独特表达,更深刻体会到艺术创作中人的核心地位与无限可能。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水墨发展历程的一次致敬与回望,更是对青年艺术家勇于突破、持续创新的鼓励与期待。通过“小满未满”项目持续关注并推出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共同书写当代水墨艺术新篇章。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莹,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曹佩虹,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丁薇,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著名画家朱建忠,“37.8-小满未满”展览总监钱晨,执行策展人蒋凝,参展艺术家董冰心、江卓玮、毛嘉、魏全儒、周博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吴旭春、专员王德宽、院长助理於玲玲等南通文艺界领导、艺术家,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师生代表等共同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出席人员一同参观了南通美术馆展出的“37.8-小满未满:当代水墨的后浪”展览。
展览参观之后,参展艺术家们与艺术学院师生们进行面对面的学术对谈。参展艺术家们纷纷表达了对当代水墨艺术的见解与追求。他们分享了各自在创作过程中的变化与突破,从材料研究到写意画法,再到新元素的尝试,展现了艺术家们不断探索的精神。参展艺术家们强调,优秀的创作不应过早被标签化,而应持续创造。他们鼓励青年艺术家们及在场艺术学院学子要保持热情与专注,勇于尝试不同风格与形式,为当代水墨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艺术学院师生们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展览为学院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教师代表们也分享了各自对当代水墨艺术的理解与感悟,并鼓励学子们勇于创新,积极拓宽创作思维视野。艺术学院学子们就艺术家生存问题、绘画中的设计构成等方面进行了提问,艺术家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此次学术沙龙不仅加深了师生们对当代水墨艺术的认识,也为青年艺术家们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