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由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邯郸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周末大讲堂”第九期活动在邯郸市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举办,大讲堂特邀文旅部非遗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研究员,南通大学特聘教授马盛德先生现场授课,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守华主持,局机关各处室代表、群艺馆全体在职人员及局属各单位、各区县文广旅局、各区县文化馆代表百余人聆听了讲座。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守华主持讲座
21世纪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重大事件。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政府的主导下,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马盛德研究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为题,详细阐述了非遗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他强调,在“非遗热”的背后,我们需要加强对非遗保护核心理念的认识与研究,进一步厘清非遗的基本特性、内涵和外延,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建立起以遵循《公约》和《非遗法》基本精神和原则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体系,以更加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开展非遗的理论研究,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
马盛德研究员授课中
讲座现场
马盛德研究员(右一)与群艺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池永(左二),副馆长马志红(左一)深入交流
这次讲座干货满满,令所有参会者受益匪浅,对推动我市非遗传承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为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拓宽思路、贡献力量。马盛德,撒拉族,青海循化县人。文旅部非遗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主持工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现任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南通大学特聘教授。马盛德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宗教舞蹈及非遗保护管理与研究。出版《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中国民舞》等专著;发表《仪式与舞蹈》《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等论文百余篇。2016年11月任中国申遗代表团团长,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次常会,此次会议,中国“二十四节气”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参与“古琴艺术”“热贡艺术”“太极拳”“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等项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