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长提高(声乐)》是研22音乐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声乐理论知识与声乐技能等方面的指导课。它是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声乐教学课。2023年12月中旬,由王娅老师指导的“研22音乐教育声乐专长提高课程汇报”在南通大学艺术学院41-C204开展。
《爱人送我向日葵》是丁善德于1962年创作出的作品,作品体现出丁善德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善于探索音乐语言、构思精巧的特征。在当时的歌曲创作环境下,它属于艺术性极强的“小众”作品,具有清丽脱俗的抒情风格,尤其通过连续的转调和轻盈柔美的钢琴伴奏,营造出色彩斑斓、光影流变的效果,颇有几分印象主义的特征。
《钗头凤》表达了陆游和唐婉的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全词情感真挚,多用对比,节奏急促,声韵凄紧。
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山之高》,是张玉孃为思念自己的情郎沈佺所作,充满了思念的凄婉。沈佺因为得病英年早逝,玉孃不愿独活,终日忧郁不乐,为情郎绝食殉情而死,她用自己27岁的年华书写了这段感天动地的凄美恋情,堪比梁山伯与祝英台。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歌词取自一代文豪苏轼之笔,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这首词句句沉痛,把与爱人阴阳两隔的悲痛和对爱人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文字细腻同时也不失大气,被称为“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千古第一悼亡之作。
此外,同学们还合作展示了部分音乐作品。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面之缘,便能定下终身之情,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婉转动人。由罗文林、刘少婷、张戈成、韩涵带来《青玉案·元夕》。
《凤求凰》是热烈求爱的情歌,亦是“见之不忘思之如狂”的情愫;《白头吟》是无奈诀别的叹息,亦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的放手。由黄钰淦、王想和吕星宇、沈家玉分别演绎那一场浪漫与那一份断肠……
看似不经意间感慨人生起落沉浮,实则承载着一个国家灭亡破败与历史朝代兴衰更替的血泪经历,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悲凉心酸。由范顾佳和谢鑫宇带来的《虞美人·听雨》道出了主人公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不同际遇对“听雨”迥然不同的感受。
课程感受
范顾佳
本科时我是声乐专业的学生,但到现在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没有唱过声乐歌曲。当看到这学期有这门课程时,我是很开心的。王老师的声乐功底很深厚,让我学习到了大学四年未曾了解过的知识。她也一直鼓励我们为了未来而努力。虽然这门课程已经结束,但我还是会按照王老师教的练气、练声方法去练习,不断提升自己。
张戈成
经过一学期的声乐学习,让我对美声演唱的呼吸、发声、咬字有了一些新的感悟。课程中有许多关于歌唱基础观念的转变这方面的讲解。不仅纠正了我的一些错误观念,同时也树立了非常良好的歌唱基本状态。除了对观念的见解外,我收获最大的还有一点就是,演唱过程中,不要偏执单一的技术,单一的技术很难能放大出夺目的光彩,而只能作为点缀使用,不要让技术名词和技术练习蒙蔽了你的双眼,我们还是要回归到歌曲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之中,还是要对歌曲情感表达部分有所侧重。只专注于歌唱技术的提升而忽略了歌曲本身的魅力,是一种过分的极端,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真的让我收获很多。
刘少婷
声乐课是学习音乐的重要一环,通过这门课程,我更加全面的了解到了声乐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演唱水平和音乐素养。首先,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正确发声、控制呼吸、运用共鸣等基本技巧。其次,还学习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如中国古诗词作品、艺术歌曲、民歌新古典作品等。通过这些学习,我逐渐掌握了声乐的基本理论和演唱技巧。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声乐作品。当然,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出现气息不够、鼻音太重、位置不统一等问题。但是,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不断尝试下,我逐渐克服了这些问题。这也使我意识到自己在音乐素养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本学期的课程已经告一段落,但对声乐的学习应是持续的,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技巧的练习和声音的控制,也会更加关注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韩涵
经过一个学期声乐课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声乐的魅力和力量。每次上课,我都会被老师的热情和专业所感染,她的耐心和细心让我对声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在声乐课上,通过老师专业的指导,使我逐渐掌握正确的歌唱方式,如气息的控制、情感的表达等。我发现,唱歌不仅仅是发声,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旋律,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只有用心去唱,才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灵魂。声乐课让我明白,音乐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每一次唱歌,都是我与音乐的一次对话,是我与自我的一次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快乐,也感受到了挑战。
黄钰淦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在声乐技巧和艺术理解上有了显著的提升,更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王老师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她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让我们在声乐技巧和艺术表现上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她强调呼吸、共鸣和咬字等基本技巧的重要性,引导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突破。每一次的演唱,都是我对自我的一次挑战和突破。通过老师的指导,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呼吸、共鸣、咬字等技巧,使我的歌声更加自然。同时,我也明白了声乐不仅仅是唱出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一种心灵的抒发。
谢鑫宇
为期十几周的声乐提高班结束了,让我收获颇多。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带着我们一起练声,并及时根据我们的声音调整我们的发声状态。在我们似懂非懂的时候,总会用详细专业的语言给我们详细讲解,从发声原理到发声的位置点,再到发声时身体各部位的状态,唱歌时怎么咬字等等,这些理论知识都是我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学过的。每次下课前,老师都会给我们布置作业,学唱一首或两首歌曲。那些歌曲我都很喜欢,特别是有钢琴基础的同学会给我们弹钢琴伴奏,每次配上钢伴都让我觉得唱歌非常好听。在课上,老师会仔细听我们每一个人唱歌,并根据我们个人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法,还会给我们亲自示范,如何更好的演唱歌曲,在无形之中告诉了我们很多“干货”。总的来看,我对声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到了有关声乐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学会了练气方法以及练声方法。
罗文林
声乐提高班的学习,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声乐的魅力。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美妙的艺术歌曲,品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课堂中,老师教给我们练声的方法,演唱时的位置状态,并且针对每一个人都提出了要求和改进建议,很多方面对我来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课后,我的声乐伴奏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在很多方面受益匪浅,一直以来的困惑也有了努力的方向。为期12周的课程结束了,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幸运。老师在课堂上毫无保留的教学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课后同学们一起唱歌练习的氛围和情感都是我学习生涯中珍贵的回忆。
王想
我个人认为声乐是一门极其抽象的学科。对于声乐小白来说,它的理论通俗易懂,在控制气息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个人理解,不一定准确),但其实践起来却较为困难。大班教学虽然有局限性,但老师尽可能地顾及到每位同学,从练声开始,就观察每位同学发声方式,在练习中不断提醒我们,发声的位置以及状态,对发声方式有误的同学及时提醒并纠正,我也在这一次次纠正中,学会更好地运用气息。总的来看,经过一学期的声乐学习,我感觉到自己在声乐上有了明显地进步,也逐渐喜欢上了声乐与正谱伴奏。在歌唱的时候我会去有意识地体会气息,会去处理自己在歌唱过程中咬字太死,声音过“白”的情况,改变了以往扯着嗓子歌唱的问题,这不仅是技能上的提升,同时也是对声带的一种保护。除此之外,我也逐渐喜欢上了多种风格的歌曲,正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孤高品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思念之情”等歌曲将音乐与诗词相结合。因此,个人审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沈家玉
在这学期的声乐课提高课中,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在声乐技巧上取得了进步,更在音乐素养和人生道路上得到了升华。我将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继续在声乐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老师还注重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使我们在声乐艺术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抒发。在课程中,我们演唱了许多经典作品,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这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也激发了我不断探索音乐世界的动力。在此,我要对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是她的辛勤付出和教诲,让我在声乐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期待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和突破。
吕星宇
经过一学期的声乐学习,我对声乐这门课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学习到了许多专业知识,感觉受益匪浅。在每次上课开始时,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带我们进行练声,在反复的练习中,我意识到了呼吸在演唱中的重要性,在从前的歌唱中,我对呼吸这一方面很随意,经过老师发现问题并指导后,我对于呼吸这一问题产生了重视,现在我在每个气口都会寻找呼吸的状态,将气沉下去,寻找合适的状态。当然,老师对歌曲的咬字也十分重视,在发现咬字问题后,总是及时提出并加以纠正,将问题扼杀于摇篮,我认为咬字这一问题在歌曲的演唱中十分重要,一次好的演唱离不开细节。在歌曲的选择中,老师推荐了很多古诗词作品,我认为古诗词的演唱非常具有意境,但我对于歌曲的情感处理还有待提高,希望能在以后的声乐学习中改善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