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2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前往苏州、上海、杭州三地进行设计调研实践活动。本次设计调研活动中,同学们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各个考察点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设计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且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紧跟时代潮流,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对当地的设计行业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为自己的设计融入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打下扎实基础。 苏州调研
第一站苏州地区,学生们先后参观调研了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西馆)、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诚品书店、李公堤文化街区、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等。苏州博物馆与苏州博物馆(西馆)是学生们此次了解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苏州博物馆作为苏州的标志性文化景点之一,其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新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采用传统的苏州园林建筑风格,融入了粉墙、黛瓦、园林等元素,与周围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古典园林相得益彰。西馆位于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广场,由德国建筑设计排行第一的GMP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西馆建筑借鉴江南水乡街巷邻里格局,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彰显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展览陈列相辅相成,使学生们在欣赏文物的同时,还能品味到江南园林的雅致。




上海调研
第二站,师生前往上海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及上海博物馆等场馆,进行采风调研。师生们首先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推开纪念馆厚重的大门,犹如走入了百年前“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建展馆内陈列厚重丰富,既凝固历史,又穿越时空,让学生们清晰感知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的同时,对中国的革命历程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真切感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大地发生的时代巨大变化。师生在这里由衷的表达对党的事业的拥护和爱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西岸艺术中心是上海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的艺术聚集地,致力于推动国内外艺术交流与合作,为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和观众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作为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这里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艺术展览和活动,包括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等。此外,艺术中心还设有多个美术馆、画廊和艺术品市场,展示了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等。学生们欣赏到了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展览,拓宽了艺术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设计素材和创作灵感的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设计热情。




杭州调研
继苏州、上海之后,同学们来到文化繁荣之地杭州,其设计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第一站杭州国家版本馆,该馆随山就势,疏密有致,其中“南园北馆、馆园一体”代表的是江南的韵味。同学们进杭州国家版本馆,如同置身于中国古典山水画中,园景互融、多重院落,领略宋文化的“掩映之美”。其中馆中特色之一版本数字展厅,将文化、艺术、科技相融合,以“数字版本+沉浸多媒体空间”的形式展现中华版本内涵。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与带队老师探讨其建筑风格、内部装饰和景观设计等方面,如何体现杭州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与图书馆功能相融合;以及图书馆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建筑等问题。





此外,师生们参观了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是中国美术学院继南山、象山、张江之后的第四大校区,其定位为中国美院的设计板块,容纳全部设计学科,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学生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通过空间设计助力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重构,不仅是对良渚校区在人文与科技、理论与实践、大学与社会、教育与日常等若干维度如何实现跨界与融通提出的设计挑战,更是对现代建筑精神与现代设计教育的一种回溯性呈现。 



设计调研活动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次调研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收获颇丰,也为他们的专业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设计实践相结合,激发他们在设计专业与实践之间的思考与热情,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感悟
我们在参观苏州博物馆采风调研过程中,通过观察展品布局、色彩搭配、标识系统等,了解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在平江路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上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小巷两旁的古建筑、小店、手工艺品等,都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震撼。也了解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学会了如何运用视觉元素来表现地域特色。这次采风调研,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运用视觉元素来传达信息,还了解了各地的文化特色。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视觉作品。在杭州国家版本馆里面的场馆设计,由龙泉青瓷拼成的一扇扇高十余米的屏扇通过机械控制,每扇门既可以呈折扇式,也可以排成一面平铺的屏风,如同宋代的画屏。中国国家版本馆中也收集了许多古今中外载有文明印记的各类收藏。是中华上下五千年辉煌文明的记载,更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典藏。来到国美,在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意境塑造;良渚校区则定位为中国美院的设计板块,建成后将容纳全部设计学科,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和不言之教。踏入校园,充满设计感的建筑让人眼前一亮。绵延的工坊纵横交错,光和影的结合让同学们沉浸在这艺术空间当中。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大家的梦想院校,所见之处皆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良渚校区参观的一天受益非凡,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学们又多了一分对设计的感悟,多了一分对完美作品的追逐。西湖的湖面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蓝天白云和金黄色的落叶。周围的桂花树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与湖畔的柳树交相辉映。杭州西湖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色,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在这个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到杭州西湖,感受那份唯美与宁静吧!无论你是想要寻求心灵的放松,还是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里都会给你带来难忘的回忆和体验。在这次大学生艺术考察中,我收获颇丰,不仅领略了祖国各地的艺术风采,还深入了解了各种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我对我国的文化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艺术馆和传统工艺作坊,了解了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传承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本次考察我们以实践导向,亲身去观察和寻找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同学们认真的观察各类特色商品,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不同市场不同人群对设计产品的不同需求,深入了解市场,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未来的设计增加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本次设计调研的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22级的同学前往了杭州及义乌的多处博物馆,纪念馆,还有商品城进行了实地考察,一方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从中获取了许多在课程中无法接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本专业提供了许多丰富的素材,使得同学们能更深刻的理解和利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东西。通过这次考察,深刻认识到了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和价值。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文化艺术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文化艺术,从而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来,为祖国的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自古以来读书和旅行都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研学考察是行走的课堂,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和参观,而是一次开阔眼界、品味人文的成长之旅窗。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的探索,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国家的发展、艺术的发展以及人民所需,这些收获让我对未来的道路更近一步清晰。通过亲身的体验和观察长三角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审美,拓宽知识面,从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中得到启示,学习古人的传统智慧,从都市、乡村设计的案例中,实际体会设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现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和专业相关的综合素养。为自己后期设计内容以及对城乡规划的发现提供了很好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