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学生对基础教育现状的了解,加深对学科教育理论学习的理解,11月4日,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师范)21级全体同学前往南通大学附属中学进行教育见习活动,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主任邬小伟、教育见习课程任课教师徐宏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教育见习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通大附中朱亚梅主任为我们带来讲座:“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重点介绍了“江海文化”美育这一省级课程,本课程基地项目是以课程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弘扬南通地方文化艺术为平台,融合语文、历史、数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开发与实施富有江海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传承地方文化,培育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情怀的综合性工程。朱亚梅老师提出艺术教育内容不仅仅学习艺术课程内容,更多的是要与多个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学科“跨界”教学,抓实做好高效课堂的教研活动,促进艺术教学有序深入发展。

第二部分,朱亚梅主任带领大家参观校园,首先参观了学校特色蓝印花布馆,其次参观了他们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教室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教室。我们可以观察到每间教室都配备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让同学们可以在课堂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参观这些教室,使大家可以感受到这座学校独具特色的魅力。

第三部分,我们切实深入了解通大附中“江海文化”美育课程基地的课程当中,动手实践两大特色课程——沈绣、国画。学校邀请花丽等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特色文化,在进行授课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资料保存,让老一辈的手艺得以留存。这也是“江海文化”美育课程资源的一种开发模式,结合课程开发“互联网+美育”,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突破区域限制,构建校际美育联盟,形成互融共生效应,这也是对“江海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我们也有同学亲手体验课程内容,两位课程老师也是耐心教导我们学生,让我们对学校 “江海文化”美育课程如何展开有初步了解。
学院开设的美育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和家长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南通特色文化,让“江海文化”深入人心,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学校希望通过开设课程,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场体验学习,而且还能得到名家的近距离指导,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通大附中一直坚持立德树人,秉持“博雅、勇毅”校训,贯彻“促进科学、人文和艺术三位一体”的博雅教育理念,形成了雅正德育、学院课程、慧学课堂三大特色,拥有数学与科学、“星火创客空间”、“江海文化”美育、涵育“智仁勇”精神的篮球文化等四个省级课程基地。
本次教育见习参观活动,为21级美术师范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实践平台,让学生看到了充满青春气息、学习氛围和人文内涵的校园环境,他们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开拓了学生对教学设计与过程的认知,让学生们收获颇丰。校长的讲座也使学生对美术教师的认知更加清晰,为以后教育实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字:钱振怡
图片:杜雨桐
编辑:王昊
审核:吴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