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观察农民生活现状,紧跟乡村振兴步伐,9月10日-11日,艺术学院教师孙婷携“艺术为民”实践团队来到如皋白蒲镇朱家桥村和启东近海镇小闸口村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出席活动的有如皋市住建局村镇科主任卢垚、小闸口村党支部书记顾赛庆。
朱家桥村位于如皋市白蒲镇中部,沈海高速、通扬运河穿村而过,水网通畅,交通便捷。走进朱家桥村,炊烟袅袅,没有熙熙攘攘的游人,没有四处传来的叫卖,一切平静祥和。村里的一桥一亭,一屋一瓦,远山蓝天,竹林小溪,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水中。小小村庄,却处处都有看点。据卢主任介绍,村子产业丰富,包括特色富硒大米、“三香斋”茶干、蟹黄鱼圆、黄酒长寿茶等。同学们参观了农耕文化园,了解到以稻米文化为主题的稻米史、稻田故事、稻米种植过程、一粒米的故事,对村子有了新的认识。
来到田间,巧遇正在田中试验的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同学们与之进行了愉快地交流,进一步了解试验田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在稻田周围可以看到“稻草人”“丰收粮囤”等田间景观小品,展示田间劳作的真实状态。离开稻田,走在路上,可以看到沿河沿路墙面,布满了田园气息、田园乡愁、文明倡导浓缩的趣味墙画,让原本单调的墙面成了“会说话”的文化“传播者”,也让我们体验到乡村的魅力。
比起朱家桥村的田园示范特色,小闸口村更有天然的野趣与雅致。走在乡间小路,成群的鸭子在小河边觅食,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许多村民虽住着老旧的房屋,却把房屋内外装饰得格外整洁。屋前结满了花果蔬菜,绿色的藤蔓爬上架子,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像是误入童话世界,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景色。
在参观小闸口村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跟随顾书记的引领介绍,共同欣赏了村口展厅展示的农耕工具及日常生活用具,了解当地产业发展之美,队员们皆感叹小闸口村深厚的历史文化沉积和村民自治的美好社区面貌。在实地考察中,团队师生与村书记及村民进行了全面的交流与探讨,了解当地资源优势、民俗文化等多种情况。未来,团队将发挥高校及专业优势,为南通本地的乡村发展献计献策。
通过此次的实地调研。同学们了解到了乡村的基本发展情况及需求,以及南通本地的乡村规划和特色,为后续乡村设计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思路。通过实地的考察亲身的体验,同学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势在必行,国家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视。在接下的工作中,同学们将会更加清楚努力的方向,致力于发挥才智提升乡村生活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