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 【在爱民,遇乡风】艺术学院“艺术为民”参与式设计工坊启动仪式在启东爱民村召开
2023-06-21
图片

2023年6月19日,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高新区(近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指导,高新区(近海镇)爱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办,艺术学院“艺术为民”工坊团队承办,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暑期实践队协办的“手绘乡村展画卷,文明乡风一路行”活动暨“艺术为民”参与式设计工坊启动仪式在启东市近海镇爱民村公共服务中心正式举办。近海镇党群局局长王风华,爱民村党总支书记黄建兵及班子成员,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代表孙婷、王玲出席活动,到场的还有“艺术为民”工坊团队的实践成员,以及爱民村的村民们。



活动伊始,主持人首先介绍了“艺术为民”参与式设计工坊的发起背景和项目意义。并播放了实践团队前期在爱民村进行调研分析、驻地创作的过程视频。“艺术为民”是一项集体性、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的公共艺术创作实践项目。扎根于南通本地乡村,聚焦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将艺术元素应用于乡村特色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用艺术唤醒乡村活力,讲好中国乡村故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图片

紧接着,村党总支书记黄建兵从爱民村村史出发,为大家介绍爱民村村名由来。“爱民”二字源于烈士——陈士达,1914年7月陈士达出生于垦南乡第六保。1940年报名参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苏中军区分四分区八团二营六连班长,于1942年如皋战斗中牺牲。1947年,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家乡人民将陈士达的乳名“爱民”命名为村名。


贯彻二十大精神、奋进新征程。会议进行第三项,由两位村老党员代表领学《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主要篇目:

《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随后,由孙婷老师为大家进行“学习二十大精神,以青春之名奋斗”微课宣讲。望新时代的青年秉持初心,勇于担当,在艰苦奋斗中厚植为民情怀。时刻警惕“温水煮青蛙”的陷阱,拒绝“佛系青年”“撞钟和尚”的错误心态,敢于经受磨炼,把个人“小我”融入发展“大我”中来,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让自己始终保持“实干家”的姿态、“斗争者”的状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图片

会议进入第四项,王风华局长宣布:“艺术为民”参与式设计工坊暨手绘乡村·青春行动”正式启动!


图片

接下来的村民互动环节,主持人首先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带大家一同了解屈原,并通过一些问答和村民进行了友好互动,也为回答正确的村民现场送出了礼品!


随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同学为在场村民展示了钢琴独奏的才艺展示、老年团成员现场演绎了移风易俗小品《幸福家园》,获得了一致好评与强烈反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接近尾声,全体参与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艺术学院的师生们邀请现场村民共同创作将废旧的轮胎、瓶子等变废为宝,共同手绘乡村展画卷,呼吁文明乡风一路行。


图片

最后,村党总支书记黄建兵送教上门、送学到家,为高龄党员和部分老年人发放党的二十大报告读本和党章,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以“唠家常”“面对面”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和计生、养老保险等政策解读,了解服务对象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对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听取他们对乡村两级工作和发展的意见建议。







图片

【艺术为民】

“艺术为民”项目,扎根南通本地乡村,

用艺术唤醒乡村活力,

讲好中国乡村故事 。

文字:党菁菁

图片:张纯良

审核:孙婷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