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晚,艺术学院建筑系在啬园校区JX7-401教室举办第二期“支厦大讲堂”。本次活动特邀建筑系范占军老师为同学们作讲座。范老师以“空间之趣”为题跟同学们探讨了如何设计出有趣的空间,通过分层讲解,使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有趣空间的形成原理和构造方法。

活动伊始,主持人尤嘉同学先介绍了不少同学目前在空间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讲座正式开始。
范老师向大家提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叙事?为什么要叙事?以此说明大家要养成是否弄明白的相关,随后通过举例的方式给出了透彻的回答。并由此开始本次讲座的第一个部分:观察与记录。
在此环节中,范老师要求同学们多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并通过动手的方式将它们表达出来,特别指出,一定要大胆画,这个环节要求大家敢于动手,不要在意自己的基本功等基础能力,而是要将有趣的点,尤其是打动自己的地方,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另外,范老师还对部分同学在学习态度上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建议:希望同学们不要过度纠结于未来,而是着眼于当下对能力的锻炼,切实行动起来。
在第二个部分——模型制作环节中,范老师以模型为例,希望我们能够用身边的材料来构建设计概念,并在多次的尝试中找出有趣的空间形态。同时,他也对同学们的日常作业提出了一些要求:将柯布西耶全集第二版序言打印下来作为日常的阅读并动手,仔细阅读《作文本》,特别是四函本身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一个方法思路,同时用文字与画将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在第三部分——方法与操作环节中,范老师从两个角度说明了空间形成的正确操作,并推荐了一些学习途径:第一个角度是泡泡图的构成,泡泡图构成的是三维空间,而不是二维的平面。第二个角度是空间透明性的操作,透明性本质上是空间之间的层次和关系,不能为了追求透明性而创作透明性。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深刻理解空间生成的操作和方法,范老师提供了多读书和多画图的两个学习方法,多问打动自己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动手、动脑、动眼睛,要“三高”并进,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在现场答疑环节,范老师就“如何利用重叠空间”与“如何将文化理念融入建筑”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在场的建筑系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此次讲座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专业中空间创造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主持人带动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范老师的真挚教诲,也向大家宣传了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精彩讲座,欢迎大家踊跃报名聆听,支厦大讲堂将继续为大家呈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