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绿柳扶苏,又是一年春来到。伴随着春天的气息,艺术学院、杏林学院22级艺术设计专业在九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江苏无锡荡口古镇,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写生实践。
荡口古镇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南鹅湖镇境内。古镇水陆相间,曲径幽通,古意浓浓,巷间一砖一瓦,均刻画着当地的历史脉络和人文气息。两岸楼阁白墙黛瓦倒映在水中,将河水晕染成了一幅幅水墨画,为古镇平添了数分雅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所美术专业院校在这里建立了实践基地,供同学们进行艺术写生创作。
来到荡口古镇写生已有数日,同学们兴致勃勃,满怀喜悦,用线条定格古镇每一处的优美,用色彩记录自己眼中的世界。
4月11日上午,怀着对爱国音乐家的敬仰之情,同学们来到了荡口镇的王莘故居——《歌唱祖国》作者王莘先生所生活过的地方,开展红色文化纪念活动。活动由艺术设计系主任、院长助理黄天灵主持,正处级专员汪松明作主要发言。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伴随着歌声,踏入展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红色的巨大屏幕,上面印着《歌唱祖国》的歌词,字字铿锵,令同学们心潮澎湃。
现场,汪松明书记为同学们讲述了王莘先生创作《歌唱祖国》的心路历程。在参观的过程中,师生们重温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历史,瞻仰和追忆了革命先辈的丰伟功绩,并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被他的爱国情怀深深感动。最后,全体同学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齐唱经典歌曲《歌唱祖国》,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
”关于春天的绘画,这是一种哲学的探索,即全面的观察某样事物,并用相机无法给予的亲密感来描绘它。“霍克尼告诉我们写生是我们爱这个世界的方式之一。同学们用画笔描绘春天,水上的扁舟,错落的房屋,沿岸的小街巷,古老的石拱桥,都将成为笔下的风景;来来往往的游人身影,也连同春色留在了同学们的画纸之上。
踏着春的舞步,迎着蝴蝶的翅膀,嗅着花儿的芬芳,闻着泥土的气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在一幅幅有限的画幅中,同学们的创意却无限延伸,用独特的视角定格春天的美丽瞬间。
缓缓倒退的两岸青黛瓦面,深褐木板墙的老房子,倒映在淡绿色的河面上,烟柳画桥,像一幅色调暗沉的画。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都在等着同学们去细致描摹。在几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认真领会,逐步掌握了风景写生的窍门,短短几天就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产品设计(杏)222 张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