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艺术学院举办新教师入职仪式,艺术学院全体党政领导及教职工出席仪式。仪式由学院院长张卫主持。
本次新入职的8位教师是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宗教学博士后黄璜,旅美长笛演奏博士张超越,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博士康凯,韩国东西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博士李昕,韩国中央大学影像艺术学博士朱然,日本神户大学建筑学博士李海宁,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博士沈景云,南通市“大学生音乐超级联赛”冠军、南通大学“十佳歌手”冠军、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留校辅导员许琦。
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党委书记傅强,专员汪松明,副书记、副院长沈江,副院长吴蓉、吴旭春,专员王德宽,院长助理於玲玲、黄天灵、季婕,音乐系副主任洪宜德,工业设计系主任沈雯晔,建筑系主任徐永战,数字媒体艺术系副主任曹文防等领导为新入职教师佩戴了南通大学校徽,并鼓励他们加速适应新环境、及时转变新角色、着力取得新成绩。
张卫院长介绍了8位新入职教师的教育、学术和艺术经历,着重推介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特长与优势,对他们的加盟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热切的期望。衷心期待新入职教师们精心培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艺术人才。
新入职教师们纷纷表态,将不断激励自己在新的职业生涯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将自己的科研教学实力发挥到极致,与全体师生一起为学院的发展加油助力。
结合学院办大学现状与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艺术学院近年来重点突破、团队协作,跟进式开展高水平、技能型的人才引进、筑巢引凤工作,在师资结构优化、师资力量充实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对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稳定的推动作用。
新教师简介
黄璜
2015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事佛教美术及相关写本文献方面的研究,博士毕业后在上海师范大学做过两年宗教学博士后,2017年就职于江苏师范大学,期间获批省社科项目和国家社科项目各一项,参与重大项目一项,发表C刊、核心期刊及其他学术期刊论文共计数十篇。2022年2月入职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张超越
旅美长笛演奏博士,美国驻地音乐家项目签约艺术家,亚洲青年交响乐团长笛首席。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同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后续荣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及院长推荐与驻地音乐家项目签约。学习期间曾荣获美国国家长笛协会比赛一等奖,美国芝加哥国际长笛比赛一等奖等。
康凯
江苏南通人,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江南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系,期间多次参与互动公共艺术项目的设计、实施和国际合作。2015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攻读工业设计博士学位,致力于老龄人群交互设计研究,设计成果参展荷兰设计周,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国际会议及SCI、 SSCI、 A&HCI核心期刊。
李昕
2019年博士毕业于韩国东西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交互设计方向。2015-2019年韩国BK-21项目研究员,韩国东西大学特讲教师。于国内外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KCI检索2篇,EI检索1篇。积极参与设计实践,设计作品多次参加国际艺术展览并获奖,主持落地设计项目30余项,参与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设计。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效果广受好评,指导学生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多个设计奖项。近年研究焦点集中在:跨文化设计思维比较;新媒体文化传播;交互效率评价及平静技术等领域。
朱然
江苏南通人,2016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尖端影像研究生院,获媒体艺术制作硕士学位;2018年起韩国BK-21项目中央大学DATA+影像研究所成员,2022年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获影像艺术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数字影像艺术,新媒体艺术制作,美学理论等,在装置艺术、影像(实验)艺术的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
李海宁
男,1988年出生,2012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随后赴日本神户大学留学,获得建筑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理论和绿色建筑设计,博士毕业后在导师远藤秀平的建筑设计研究所工作2年,参与了多个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并在中日的学术期刊上发表5篇论文。
沈景云
2015年获得东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士学位,2016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智能建筑物技术与管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22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方向为建筑室内环境与人员健康舒适、木质室内环境、光环境,已发表一作SCI/SSCI/A&HCI/EI论文4篇,取得软著权1项,获上海交通大学赵朱木兰博士生奖学金,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
许琦
安徽阜阳人,中共党员。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在校就读期间发表省级论文2篇,获得校二等奖学金,南通大学“十佳歌手”冠军,南通市“大学生音乐超级联赛”冠军,南通市大学生才艺大赛铜奖,南通市“在水一方”青年歌手大赛铜奖,江苏省大学生音乐超级联赛八强,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特等奖。

文 | 李晶
图 | 陆阳 李坤林
编 | 姜卉
审 | 吴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