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 同向同行 奋进中国梦 | 艺术学院举办留学归国青年教师座谈会
2022-06-08

图片


6月7日,艺术学院举办留学归国青年教师座谈会,深入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会议特邀南通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朱晋莅临指导,会议由艺术学院院长张卫主持,艺术学院领导班子、学院14位留学归国青年教师代表出席。


图片


会上,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傅强领学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他强调,习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嘱托,更是鞭策。今年恰逢南通大学建校110周年发展盛事,南通大学正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他号召在座留学归国人才要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牢记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将理论学习切实转化为同心向党、跟党奋斗、奋进启新程的行动自觉,充分利用欧美俄日韩同学会的人脉和国际资源优势,为学院做好招才引智、学术交流、产学研协同等工作,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座谈中,14位归国留学教师代表结合留学经历和工作岗位实际,以及加强对专业和岗位的未来贡献,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表示要将所学所悟积极融入到专业教学和艺术创作中。


鲁大为    约克大学


图片

在完成厦门大学设计学院,综合材料与多媒体设计专业的学习后,2010年进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以及约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York)进行文化社会学研究,关注跨文化领域文化消费与当代视觉艺术理论研究。

读完习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鼓舞。我在英国学习和生活了八年,留英期间就读于约克大学,从事文化社会学研究,尤其擅长布迪厄的文化实践和消费研究。由于国内和海外科研体系、尤其是科研评价体系的差异,让我在刚刚回国的一段时间中的科研工作经历了一系列的“水土不服”。虽然产生过消极情绪,但是我并没有止步于此。在不断的参与国家级哲社科基金以及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科研攻关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作为一名科教所肩负的重任: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辩证性地对西方主流理论框架进行思考,根据中国国情与文化特点,探索用中国理论恰达以及高效地阐释中国实践,并以此为基础为建构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贡献力量。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开始重新关注并梳理中国美术史以及美术批评理论的发展进程、关注“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美术发展理念以及关注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当代性意义。通过这些研究,我希望我能够用我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实践为中国美术理论与美术批评的发展贡献个人力量。


杜微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


图片

2012年10月,完成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博士答辩取得学位后,次月赴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Trinity College of Dublin)作访问学者。南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江苏省侨联委员,南通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南通市设计师协会副会长,曾任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企业科技特派员,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

得益于留学基金委给与经济上的保障,大使馆给与了生活上的关心,一年时间在不同文化下生活、学习和工作,收获了一段重要人生经历。在异域他乡,更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民族使命感更加的强烈。虽有当地一些朋友建议留下来,2013年11月按期回国。

今年4月30日,江苏省工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论坛,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责任教授何晓佑分享了国内工业设计发展历程,其中一张照片很有意义——“我国第一批公派出国学习工业设计的前辈”合照。国内工业设计发展到今天的样貌,离不开柳冠中、王明旨、张福昌、吴静芳老师等一批老前辈的辛勤耕耘,去年10月,柳老来南通出席国际家纺设计论坛并实地参观考察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他说“南通设计的步子可以再跨得大一点,不一定局限于床上用品或面料等领域,完全可以跨界到家具、汽车内饰等更宽广的天地。”说到南通设计,我们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工业设计,应该当仁不让。


吴晶晶    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


2005年由国家基金委资助公派赴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钢琴系学习,2008年6月毕业获俄联邦国家学位评审委员会颁发的钢琴演奏硕士学位、2011年6月获钢琴室内乐演奏博士学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全国高水平艺术团测试评委专家,江苏省音乐类统考评委。

6年的留学生活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2014年作为第二届“引凤工程”引进人才到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工作,这次,习总书记专门向“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是首次专门向归国留学人员回信,意义非同寻常。我们广大留学人员,应不负习总书记的嘱托,弘扬“留学人员心向党”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汪瑾    东京学艺大学


02年出国留学,07年日本学艺大学毕业回国。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快速发展,深感生逢伟大时代之幸运。我将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在实践中继续学习,用自己的技能和本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姚翀    京都艺术大学大学院


2021年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艺术研究专攻,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插画设计、角色设计、视觉传达。2019年度以特别共同利用研究员身份在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进行研究。博士期间发表论文1篇,作品参展2次,举办个展1次。

结束了6年的在外留学生活,回国工作也快满一年时间了,这一年里,也经历了迷茫期和适应期,现在的我虽然仍有不足之处,但在看过习总书记关于南京大学归国学者的回信之后,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这样的信念在心中更加坚定。也感受到党中央坚持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与“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这两点理念。做到“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万丽芳    日本高知工科大学

2006年到2013年先后在京东方研究院及旗下京东方多媒体从事工程师和项目管理工作,2015年-2018年到日本留学,获得高知工科大学博士学位,2020年来到南通大学加入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进一步拓展学科交叉的研究,研究中国传统色,颜色视觉心理,VR,AR心理实验。

习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是对广大留学归国人员、知识分子、青年的深切关怀。我曾在2015年到日本留学三年,我所在的学校位于日本的四国岛高知县,以高知为例,日本高知设立有专门的传统文化体验馆,这些体验活动中有大量中国文化的影子,这些经历让我感受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提炼和发扬光大并且能植根于人民大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


汤天轶    日本大阪大学


图片

2010-2018年间留学日本,毕业于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文化形态论专业,文学博士。其间曾受聘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大阪大学Global Japanese Studies Cluster研究助理等。2018年归国,入职南通大学。

对照“习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中对海归青年教师的期望,我认为对人文艺术领域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在于内要坚定文化自信,外要讲好中国故事。我现在从事数字媒体艺术方面的教学工作,并推进个人的科研转向,研究在新时代网络世界呈现中国故事的新方法,进而探索数字媒体构建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的新途径正是我的奋斗目标。


姚超    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


图片


2003年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2009年毕业于澳大利亚艾迪斯·科文大学,获硕士学位。在《美术教育研究》《艺术与设计》报刊杂志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多篇。从事数字三维制作,主持和主要参加多项课题研究项目。

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中,习总书记对留学归国青年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教学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表达了支持,并亲切地鼓励留学归国青年在科教事业上再创佳绩。读完习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鼓舞。


刘聪    美国田纳西大学


图片

美国田纳西大学博士联合培养,碳循环方向,现从事建筑系绿色建筑方向研究。

深切感受到党对留学人员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决心。这次回信是首次专门向归国留学人员回信,是党中央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的又一具体体现,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下,党和政府对归国留学人员高度重视、十分珍视的又一具体体现。


周姝天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专业,2016-2019年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9年入职南通大学,近五年在Sci、Ssci、Cssci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经历三年海外留学生涯后,2015年我心系祖国发展,选择南京大学作为科研深造的目的地。今年5月18日、在母校南大120周年校庆前夕,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大受鼓舞、深深感受到了习主席对新一代留学生传承“留学报国、服务人民”的殷切期望。特别是面对合作办学项目的准留学生们,继续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培养学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追求,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时代命运绑在一起。


王悦鹏    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格林卡国立音乐学院


旅俄单簧管演奏博士。2021年江苏省高层次海外引进人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单簧管、萨克斯专业青年教师。先后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格林卡国立音乐学院,师从俄罗斯功勋艺术家:АлександрСамарин教授,毕业评为优秀毕业生,获得红色毕业证。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理想目标。要积极发挥所学,在相关领域与学科上努力创新,辛勤教学;要积极发挥融通中外、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张瀚仁    美国佐治亚大学


中共党员、旅美青年钢琴演奏家、美国MSR古典唱片公司签约艺术家、美国“公立常春藤”佐治亚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演奏音乐艺术博士(DMA)、2021年江苏省高层次海外引进人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钢琴教师、师从贝多芬第五代嫡传弟子Liza Stepanova。

习总书记回信很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战略性,这次座谈是很好的组织交流学习机会,我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倾注到中国钢琴作品教学。


宋扬    汉阳大学


毕业于韩国汉阳大学,博士学位,双硕士学位。韩国设计学会会员,韩国设计文化学会会员,仁川产业设计协会会员。研究方向:设计方法论,产品系统设计,设计身份等。

习总书记在回信中特别提到,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这也是对数百万留学归国群体的期待,使我也深受鼓舞。对于设计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沟通,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沟通手段,按照习总书记要求的,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坚定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另外,海外留学期间,李四光、程开甲等前辈忠诚报国的故事就一直激励着我,各个大学校友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聊聊国内的情况,交流回国的打算,都想尽快将自己的所学投入到国家的发展中。


王少琛    汉阳大学


毕业于韩国汉阳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双硕士学位。韩国设计学会会员,韩国室内设计学会会员,韩国文化空间建筑学会会员,仁川产业设计协会会员。近年来发表国际学术论文4篇,多个设计作品在国际设计展中展出,并参与了多个项目的设计工作。研究方向:室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品牌商业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

国外的求学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国家的繁荣富强是我们在外生活学习最强大的保障。我清楚记得在国外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我不止一次收到了来自我国大使馆寄来的“抗疫大礼包”,里面不仅包含了必要的抗疫物资,消毒用品,同时,大使馆还寄来了亲切的问候卡片。虽身在异国他乡,仍感受到了祖国最亲切的关怀。回国参加工作后,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转变,首先是身份上的转变,从一个留学青年转变为青年科研教学工作者。其次,是思路的转变。习总书记曾嘱咐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句话非常值得我辈留学归国学子思考。第三方面就是精神面貌的转变,看到习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我深受感动,备受鼓励。




朱晋对归国留学教师表示殷殷期许,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同向同行,找准自身定位,建功新时代。第二,请党放心,扛起“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讲好中国故事,培育“中国之未来”。第三,不负韶华,奋斗圆梦,努力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他指出,归国留学教师作为学院“同心向党,同向同行”的统一战线力量,也是学院“大艺术,大美育”高质量特色办学的人才梯队支撑,要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重要回信精神为动力,牢记“国之大者”,铸魂育人、立德树人,让艺术作品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创作出有感染力和有生命力的作品,展现出通大艺术闳约深美的美育底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牢记嘱托、同向同行,用好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深入践行老一辈艺术家“回国即报国”的家国情怀,奋进中国梦。



活动最后,张卫院长感谢与会的留学归国青年教师回到祖国,选择了通大,回到了强大而自信的祖国怀抱,逢上了大国崛起的美好时代。大家要把准政治方向,把坚持党的领导深深融入血脉之中,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要勇于担当,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追求,自觉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发挥“螺丝钉”精神,在教学科研上再创佳绩,以只争朝夕的状态实现报国愿望。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把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心中,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百年通大新篇章。


图片


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沈江,院长助理於玲玲、黄天灵、季婕及各系负责人出席会议。





文 | 李晶

图 | 夏德钱

编 | 李洋

审 | 吴旭春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