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非遗撕纸艺术社团开展了“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主题活动。社团成员们在社长戴雨彤,副社长田丰源、张峻林的带领下,历时一个月精心制作撕纸动画视频,在传统平面撕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视频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百年的发展史为内容,用撕纸的镂空视觉效果展现人物画面,逐格拍摄连续放映,带领大家重温百年光辉历程。“用生命谱写壮丽人生凯歌的李向群,巾帼英雄刘胡兰,奋战在疫情最前线的最美逆行者……”透过一幅幅红色撕纸作品的讲解,感受着作品背后的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踏实奋进,开创一个又一个时代高潮。
他们在乱世中挺直了脊梁,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为一体,将爱国主义精神同民主和科学凝聚为一体,以无畏的革命气概,担当起历史的重任。
他们带头奔赴黄埔军校,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成为了北伐革命军叶挺独立团的骨干力量,用鲜血和生命浇灌革命之花。
他们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宣传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发展生产,参加边区经济建设,文化教育普及工作,成为一支重要的抗日爱国力量急先锋。
他们立志为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到底,怀揣着解放全中国的伟大理想信念,为之而奋斗。刘胡兰面对敌人威胁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董存瑞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舍身炸碉堡。
面对敌人的威胁和挑衅,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克服生理极限,昭示了决心和力量。黄继光用身体堵住美军正在扫射的枪口,为部队冲锋扫清了道路。龙世昌奋不顾身地用胸膛紧紧顶住爆破筒,将地堡炸毁。
他们争做国家建设的一砖一瓦,争做那颗看似不起眼的“螺丝钉”,让平凡的自己绽放光芒。
1992年,他们离开家乡,登上火车,强忍心中的不舍,转身挥手与亲人告别。他们自发走进农村乡镇,发挥自己知识技能的优势,为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
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迎着困难和危险勇敢前进,始终牢牢挺立在滔滔洪水前,洪水涨一尺,斗志高一丈。李向群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
2008年,他们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用微笑迎接,用真诚欢迎,同祖国一起,向世界彰显中国自信和中国力量。
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筑成屏障,在熊熊烈火中创造奇迹,在千难万千险中架起生命的天梯,英勇无畏精神成为火中的逆行者。
巍巍昆仑,雪城茫茫。他们镇守边疆的途中,立志用赤胆忠心守护祖国的每一寸领土,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继续。是英雄不问出处,我们愿逆着人流前行。疫情肆虐,我们也应用肩膀扛起一片天空,用双手抚平伤口的褶皱。平凡未必平庸,布衣之下尚流淌着滚滚热血。太平盛世他们默默奉献,危难来临该轮到我们挺身而出,用肩膀扛起一片天空。
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为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一种新颖的传播方式。南通大学非遗撕纸艺术社团成立于2021年,在共青团南通大学委员会、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指导下,获评2021年度南通大学学生社团A级社团,指导教师翟天麟获评优秀指导教师。社团一直致力于发挥各学科学生的专业所长,以指尖上的艺术传承非遗文化,激励引导广大新时代青年传承和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向历史致敬,赓续红色血脉。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贡献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