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静,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早稻田大学文化艺术部访问学者,获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第十一届南京市社科联优秀成果奖。主要从事东亚艺术史、宗教艺术、空间艺术领域的相关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南朝佛教造像艺术的中国化研究》,主持并完成江苏省高校哲社科、南通市哲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江苏省哲社科等多项课题。在《美术与设计》《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中国宗教》《艺术工作》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多件作品入选国家和省级展览,多件公共艺术作品落地。
专业研究领域:东亚视域中的艺术与文化、宗教艺术、空间艺术
专著与论集
《装饰雕塑》,河北美术出版社,2020年6月。
主要学术论文:
1.《佛教东传与图像流转——日本法隆寺东院梦殿观音手持佛具探究》,《艺术工作》,2016年第2期(CSSCI扩展);
2.《南朝佛教中的“神异”文本与视觉建构》,《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2025年(CSSCI集刊);
3.《东亚文化视域下日本最古绣佛工艺品考论》,《丝绸》,2020年第8期(核心);
4.《日本早期佛教艺术特质—以法隆寺艺术为例》,《艺术工作》,2019年第5期(核心);
5.《清末民初江南绣画之嬗变——以沈绣为例》,《艺术生活》,2022年第12期;
6.《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渐行渐远的文化传承》,《中国宗教》,2016年第1期(CSSCI扩展);
7.《男性视域下的吴哥寺女性浮雕探微》,《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1期(CSSCI);
8.《战争与永生_解读吴哥寺第一回廊浮雕》,《美苑》,2014年第10期,(CSSCI扩展);
9.《论柬埔寨吴哥时期浮雕艺术模式》,《雕塑》,2014年2第2期;
10.《探索文化景观系统保护与科学利用新路径》,《新华日报》,2025年1月14日;
11.《以心入画 进思美善——丰子恺和他的新文人画》,《光明日报》,2021年2月5日;
12.《日本法隆寺金堂壁画艺术探究》,《美术文献》,2019年第9期;
13.《六朝都城佛寺兴盛的历史文化探究》,《中外建筑》,2017年第4期;
14.《六朝都城佛寺建筑美学探究》,《美与时代》,2017年第2期。
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南朝佛教造像艺术的中国化研究”(21BF095)(在研);
2.主持并完成南通市社科基金“南通沈绣的国家贡献研究”(2021CNT019);
3.主持并完成江苏省高校哲社科项目“东亚视域中的六朝南京佛寺研究”(2015SJD232);
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汉文《大正新修大藏经》美术史料的整理与研究”(24BF114);5.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柬埔寨吴哥雕塑艺术研究”(13BC108);
6.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跨文化视域下佛教图像的象征图式研究”(15BF081)。
讲授课程:环境艺术史专题、公共艺术
E-mail:3840931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