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合作交流 | 助推民间音乐发展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新建海安白甸号子采风基地
2021-10-08
10月8日上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举行海安白甸号子采风基地揭牌仪式。张宪武、裴桂荣等十余位海安白甸号子民间艺术家受邀参加活动,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副院长吴蓉及师生代表出席活动。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民间音乐研究所所长詹皖教授主持。
图片
张卫与海安市白甸镇社区教育中心主任李贵章共同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海安白甸号子采风基地揭牌。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文化中心与高校的联系与对接,进一步提升海安白甸号子研究与创作的专业性与系统性,进一步发挥海安白甸号子对民间音乐发展、对地方文化传承的贡献与作用。
图片
海安白甸号子是传承于海安白甸镇的一种劳动号子,是千百年来白甸人民在劳作中创作生成的、口口相传的一种民歌形式,包括农事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船渔号子等多样种类。现场,全体老艺术家们共同表演了《车水号子》《鱼工号子》《打场号子》等海安白甸号子的经典曲目,再现了劳动人民在吆喝声中传递劳作信息、在唱和声中协调劳作节奏、在哼唷声中表达劳之欢愉的生动场景,彰显了劳动人民淳朴温暖的民间情感与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表演的艺术家们平均年纪为72岁,被誉为“白甸镇‘号子王’”的张宪武先生更是高达82岁。
图片
图片
揭牌仪式上,李规章、裴桂荣两位艺术家受聘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民间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张卫为其颁发证书;张宪武、王亚、陈广林、周爱军、颜开虎、周红莲受聘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民间音乐研究会会员,吴蓉为其颁发证书。此外,中国著名书法家王卫军题书“海安白甸号子”,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
图片
活动中,艺术学院学生代表向民间老艺术家代表张宪武敬献鲜花,师生还表演了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女声独唱《我爱你,中国》,用高亢嘹亮的歌声、满腔喷薄的热情表白了对祖国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中国民间音乐长久不衰的坚定信心,以及对传播和研究中国民间音乐、助力中华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永不褪色的热情。



文|朱沁娟

图|詹皖

编|马蕾

审|吴旭春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