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 通大艺术学院师生于刘瑞龙题诗艺术石刻学党史绘初心
2021-05-09

5月8日上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詹皖教授一行赴校史园瞻仰刘瑞龙题诗艺术石刻并组织开展修复完善工作。

图片


  

刘瑞龙题诗艺术石刻坐落于南通大学啬园校区校史园,正面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刘瑞龙同志回母校城北小学时书写的“振兴中华”四个大字,背面为刘瑞龙同志1962年登狼山后有感而作的五言律诗《登狼山》,彰显了一位革命战士的壮美气魄与宽阔胸怀,该律诗由著名书法家高逊先生书写。该艺术石刻于2011年5月8日落成,由著名企业家尹庆玲女士出资,南通沈寿艺术馆馆长卜元先生监制,青年艺术家郑德东设计。
现场,尹庆玲女士、卜元先生向石刻敬献鲜花,为石刻碑体文字描红,并在现场与众人一起回顾了刘瑞龙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也追溯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成长历程。
图片


  

今天正值该艺术石刻落成十周年,也正值通大人响应党的号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深入践行“学党史、悟初心、担使命”的热潮盛起之时。十年来,刘瑞龙题诗艺术石刻宛如一座丰碑,既提醒着通大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也激励着通大人珍惜当下、奋斗未来。在学习生活中,通大学子不仅睹物思先辈,也在先辈革命精神的激励下畅游书海、勤奋学习,不断累积服务社会、振兴中华的本领与能力,用实际行动热烈回应了先辈的嘱托与期望。
本次活动的发起者与组织者詹皖教授表示,刘瑞龙题诗艺术石刻既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种信念,于通大人来说,这一座艺术石刻,记录着一段光荣的党史故事,也印证着一片通大人的红色初心。
据悉,艺术学院美术学(师范)、环境设计专业学子将于近期逐步开展石刻主体侧面和背面字体的修复完善工作。

图 | 詹皖

文 | 朱沁娟

编 | 姜卉

审 | 吴旭春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