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2020年度十件大事
2021-01-31

图片

图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不平凡的2020年,

我们不断成长,勇担社会责任,

我们不忘初心,培养高质量人才,

让我们再次回眸2020这些重要的瞬间

新征程,我们再出发。


01

图片

News

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
艺术学院滨江写生师生聆听习总书记视察南通讲话

聆听习总书记视察南通讲话

11月12日,习总书记视察南通滨江期间,艺术学院师生5人于江边写生,并有幸聆听习总书记讲话。习总书记见到了同学们身体力行在江边描绘、宣传和保护长江生态的场景,同学们深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保护环境的信心。习总书记的关怀已成为烙印在每个艺术学院师生心中的幸福与温暖。


02

News

聚焦新时代美育,师范教育结硕果

师范教育与新时代美育同频共振,为培养中小学美育工作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美术学(师范)专业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专家现场考查;音乐学(师范)专业入选校一流专业。学生在第九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江苏省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全能一等奖2项,个人全能二等奖1项,自选项目单项奖3项,必选项目单项奖3项,教学与微课单项奖3项,集体创作单项奖1项;在江苏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获得团体二等奖,个人全能二等奖1项,个人全能三等奖2项,歌唱与钢琴伴奏单项奖3项,自弹自唱单项奖2项,器乐演奏单项奖1项,教学与微课单项奖1项;在首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


美术学(师范)专业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专家现场考查


图片

第九届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

图片

江苏省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

图片

江苏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


03

News

以赛促学促成长,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频传捷报

搭建成长平台,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孕育学生成长发展成果。2020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455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68项,二等奖136项,三等奖182项,优秀奖65项。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比赛、“融通并茂”江苏省高校设计展、“心境空间 构筑和谐”中国空间艺术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我院获奖成绩在全国一千多所参赛高校中名列第五名。在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突破,共获得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1项,艺术学院民族乐团被评为“优秀大学生艺术团”,在获奖数量、获奖等级、获奖层次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其中2项特等奖作品入围国赛。

图片
图片

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比赛


04

News

学生成才勇担当,立德树人奏强音

坚持“三全育人”鲜明政治导向,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在获得专业提升的同时,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量。苏韵潇同学赴抗疫一线担任志愿者,获得江苏省大学生抗疫先进个人。在疫情警报又一次被拉响的关头,郭旭泽同学第一时间返回家乡石家庄担任抗疫志愿者。王晓亮同学随学校研究生支教团赴青海省贵德县支教,先后获江苏省省委书记和青海省省委书记的重要批示和亲切慰问,王晓亮汇报的支教体会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新华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进行报道。张莹等6位同学组成的“音为梦响,乐动遂昌”文化服务小分队赴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为40位孩子实现艺术梦想。学院青年志愿者项目“红色匠心—基层爱国主义文化传播先行者”获第五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苏韵潇赴抗疫一线担任志愿者

郭旭泽返回家乡石家庄担任抗疫志愿者

王晓亮赴青海省贵德县支教

“音为梦响,乐动遂昌”文化服务小分队

“红色匠心—基层爱国主义文化传播先行者”


05

News

师资队伍建设再获新进展,人才优势凸显

引进四类人才2人,五类人才3人,引进博士8人,其中海外博士2人,学院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在第二届江苏省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中,夏云静老师获一等奖,翟天麟老师获三等奖;在第二届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决赛)中,夏云静老师获得亚军。优秀教师、高层次人才在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等方面注入新鲜的活力与不竭的动力。


图片



06

图片

News

以“艺”抗疫,师生聚力书写时代担当

在全国人民齐心抗“疫”的紧要关头,艺术学院师生共同创作了各类抗“疫”漫画200余件,创作《我们在一起》《同心同行》《相守相望》《血脉相融》《祖国在召唤》等抗“疫”音乐作品5件,用画笔和歌声传递心中的爱,在专业实践中凝聚对疫区人民的鼓励与支持,对医护工作者的尊敬与感恩。创新推进“云”展览等系列活动,在发挥专业特色的同时凝聚抗疫力量,书写高校师生服务人民的时代担当。

图片
图片

抗“疫”音乐作品


07

News

积极拓展专业发展思路,社会服务成果丰硕

依托专业建设资源,积极拓展专业发展思路,主办、承办全国高等院校艺术类研究生中国画邀请展、江苏省研究生中国画大赛等专业展览竞赛,主动更新艺术学习、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理念,积极探索艺术与未来、艺术与民族、艺术与国际等方面的多重关系,在新文科的大背景下融合更广泛的知识,创作更精彩的作品。



地方人才培养方面,在江苏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青年油画家油画与材料技法培养”中,艺术学院组织通过学术讲座、现场操作和艺术实践等渠道,集中培训了来自全省各地的20位青年油画家,为江苏青年油画家的成长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承办2020年江苏省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骨干教师研训班,旨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范院校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此外,学院还先后承办了南通市教育系统办公室主任培训班、南通市中小学后勤管理培训班等。



文化传播方面,承办江苏省2020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拓展项目“江海雅韵”经典民乐专场音乐会3场,为地方艺术教育、地方艺术传播、地方艺术服务发挥高校的责任与担当。



学院与南通格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棠家家纺研发有限公司、凯豪艺术教育中心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充分整合了艺术资源,发挥了艺术服务的社会效应。累计收入横向项目经费368.98万元,继续教育、自学考试等非学历教育经费26.32万元,引进各类社会捐赠总额达66.5万元。


08

News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非遗博览会

在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艺术学院师生团队负责此次博览会主视觉设计以及对接第一板块“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缘展”专题的展陈工作。艺术学院师生团队与非遗传承人、施工单位等紧密合作,高质量完成了设计和展陈工作,获得了展览执委会专家组、观展领导、各级媒体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等设计团队的广泛认可。既展现了整个团队不俗的设计构想、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也是艺术学院积极对接社会、服务社会,为提升办学知名度、美育贡献度和核心竞争力的实践力行。

艺术学院助力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博览会



09

News

线上线下“炫·青春”,育人品牌持续深化


5月18日, 2020“炫·青春”毕业展演如期开幕。本次毕业展演汇聚了552名本科、硕士毕业生的汗水、智慧与成果,累计涵盖专业展览、汇报演出、学术讲座、文化宣传、国际对话和主题活动等多个版块的78项具体活动。结合疫情防控的形势变化,艺术学院率先采取“线下先行、线上线下交融”的针对性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了“数量精简、容量不变、时间照常、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总体态势,刷新了“实体+虚拟、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基本特点。各类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既展现了艺术学子心系时代、感知艺术、致敬未来的豪情与壮志,也彰显了艺术人敢于直面挑战、善于破解难题的韧性与潜能,使艺术学院富有专业特色的美育品牌“炫·青春”进一步拓展深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0“炫·青春”毕业展演



10

News

“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尽显百年艺脉和时代情怀

积极推进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聚焦20 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现象,探究南通美术的创作观念、艺术风格、创新传承,展现南通美术时代价值和传承意义。自2019年底以来,先后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南通博物苑、南通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美术馆等场所举办巡展、召开学术研讨会,编撰出版《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文献集》。本项目是以地域视角研究20 世纪中国美术的创新之举,成为最富含学术品格和地域表征的艺术展览之一。展览以其艺术格调和史诗风格,生动再现20 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和艺术探索之路,精彩呈现南通美术现象的艺术张力和生命力,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连续报道。此外还邀请冷冰川等南通籍艺术家进校园,举办“子美大讲堂”等学术讲座30余场,开展或参加60余次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图片
图片

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


文字 | 朱沁娟 张    敏

编辑 | 姜   卉

审核 | 吴旭春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