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 超燃现场 | 通大艺术学院携手1895文创园 共同掀起文化惠民旋风
2020-12-21
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和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共同主办的文化惠民系列讲座12月17日起在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陆续举办,在南通刮起了一阵文化惠民旋风,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图片
图片


吴海:影像·印象—浅析摄影中的绘画语言

图片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吴海老师以“影像·印象—浅析摄影中的绘画语言”为主题为广大摄影爱好者介绍摄影艺术的魅力。讲座中,吴海老师结合现场作品,为听众们阐述了绘画艺术与摄影艺术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以及在摄影创作中如何融入绘画艺术语言。并通过现场示范的形式传授绘画摄影中艺术处理的技巧与方法。

於玲玲:绘画创作之形式语言

图片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於玲玲教授以“绘画创作之形式语言”为主题为广大艺术爱好者介绍绘画作品的形式魅力。讲座中,於玲玲老师结合正在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展出的由南通大学承办的“图像检验——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中国画大赛优秀作品展”、“2020年全国高等院校艺术类研究生中国画邀请展”作品,为听众们阐述了绘画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形式语言魅力,指出在绘画创作中充分挖掘个人绘画语言的形成,离不开对画面形式语言的深层次思考和探索,由此才能真正触及到绘画创作之真谛。

王国仕——中国画的“名”与“变”

图片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王国仕博士以“中国画的‘名’与‘变’”为主题,为广大中国画爱好者介绍了“中国画”名称的由来与演变,并结合正在现场展出的作品阐述了“中国画”在新时期有可能包含的绘画种类。讲座中,王国仕博士分析了“中国画”这一词汇演变的历史过程,阐明了中国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如何在根本使用“名”来反映民族的审美趣味、文化内涵与人文品格的,是如何通过艺术样式的流变来体现其所承载的文化属性的。通过实例,王博士生动地告诉大家,中国画中具有的“水墨”属性不仅是水墨的物质属性特征,更是一种上升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文化归属,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样式,其内涵是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判断。

闵靖阳——意境批评论

图片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闵靖阳教授以“意境批评论”为题为艺术爱好者及学生讲述如何运用“意境”进行艺术批评。闵靖阳教授首先讲述了学术创新的依据与方法,其次论述了意境的本体与意境观念史,他提出“意境”的本体是在“意”“境”浑融中“真”显现,他解释了“意”、“境”与“真”的内涵,梳理了“意境”自唐代诞生以来的发展脉络,提出中国艺术意境论是古今共同建构的理论思想,“意境”范畴是古老而年轻的,二十世纪以来它的生命力更加强大,理论价值更加彰显,成为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表征。再次分析了他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美术评论文章《从意象到意境——以吴耀华荷花图意象体系为例》中提出的意境理论与批评方法。

肖晶:“时尚·潮流”——浅谈工笔画的匠心精神

图片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肖晶老师以“析‘时尚·潮流’——浅谈工笔画的匠心精神”为主题,为广大中国画爱好者介绍了当代工笔画创作背后的艺术匠心。肖晶老师指出,在琳琅满目多元语言形式的工笔画当下,好看的“皮囊”千变万化,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如何辨析“时流”之风,坚守民族传统文化本体,保持“匠心”的精神,挖掘有趣的艺术灵魂,是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需思考的问题。

邬小伟——民艺风格在中国画中的呈现

图片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副主任邬小伟副教授以“民艺风格在中国画中的呈现”为主题和广大中国画爱好者分享了他近年来中国画创作的理念和成果。讲座中,邬小伟老师结合自己和部分民艺风格代表画家的作品以及自身从事民间绘画的研究体验,置于中国画创作在当代中西文化强烈碰撞下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为同学们分析了民艺风格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影响和典型画家的特点,突出了民艺风格与地域特色结合的方式,以新颖的视角给观众们带来了鲜活的视觉感受。

张敏:中国民间年画的保护与传承

图片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张敏老师以“中国民间年画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为广大民间美术爱好者讲述了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传承现状。讲座中,张敏老师结合南通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年画,为听众们科普了年画用途、种类、题材和体裁,通过年画发展史的大致梳理,向听众展示了年画这一民间美术重要事象在传统生活中的独特魅力,并结合近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以及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时事,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及措施。

吴旭春:书法作品形式与创作方法

图片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吴旭春副教授以“书法作品形式与创作方法”为主题为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介绍了书法作品的基本形式和创作方法。讲座中,吴旭春老师细致地介绍了常见书法作品形式的布局要求、字体选择、材质使用等,并对书法作品创作方法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淋漓尽致地向大家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独特魅力。讲座中,吴旭春老师还对书法爱好者的作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对每幅作品的优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

朱军:风筝放飞青春梦想·倡导绿色生活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朱军老师以“风筝放飞青春梦想·倡导绿色生活”为主题,向广大民间艺术爱好者介绍了风筝放飞的意义与作用。朱军老师指出,中国风筝同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样,为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现实生活中,风筝放飞对视力维持、娱乐健身、艺术欣赏等均有益处,对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冯卫军:水、色、形、神之我见——水彩人物写生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冯卫军老师以“水、色、形、神之我见——水彩人物写生”为主题为广大艺术爱好者介绍了水彩艺术的魅力。讲座中,冯卫军老师结合作品,为听众们介绍了自己你对水彩人物写生中的水、色、形、神的认识,并通过现场示细致地介绍了人物写生中水彩笔墨的运用技巧和艺术情感处理的要点。

向园:寻匠之美——套色木刻版画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向园老师以“寻匠之美——套色木刻版画”为主题向广大民间艺术爱好者介绍了版画的独特魅力。讲座中,向园老师介绍了版画的基本概念、分类方式与发展脉络,结合版画工作室的参观展示其制作流程,带领观众感受套色木刻版画所运用的材料技法与独具的艺术魅力。


该系列讲座是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携手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面向市民和艺术爱好者举办的文化惠民系列的主要内容,系列讲座的举办旨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视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地方文化的普及与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

图片
图片



图 | 崔杨怡婷 刘凯 林子淳 张馨月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