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学术活动 |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李砚祖先生来我院讲学并为青年教师作科研辅导
2020-10-08
2020年10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科学》丛刊、《陶瓷研究》杂志主编、北京市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砚祖先生应邀来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讲学并为青年教师作科研辅导。李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设计学的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与趋势》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张卫主持。


李砚祖教授开篇通过分析三个实际案例,点出了人类原初对自然的认知与表达方式,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艺术是从心出发,引出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的重要性,指出学术研究应该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依据实践和观察发现问题,通过田野调查收集资料,与文献资料等相结合,进而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后,李砚祖教授进一步结合六个学术研究案例,提出了两个启示:其一,第一手资料需要是鲜活、具体的。其二,分析理论可以从艺术学、文化学、人类文明学和符号学等角度出发。在六个案例中,李砚祖教授展示了最近西方学者的中国研究,具体分析了各个案例的出发角度,并分析了人类学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提出设计史是物的历史这一观点。



随后,李砚祖教授分析了艺术观与艺术哲学。他提出,艺术观是个人的艺术认知或建构艺术知识体系的角度、观点、立场。“人们对艺术的本质、功能以及艺术趣味、美学理想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观点就是艺术观”,“艺术观包括对艺术形式和现实内容两方面的态度和看法。” 李砚祖教授指出,艺术哲学其实就是对艺术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探讨艺术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实际上是关于艺术的本体论。李砚祖教授还举例说明了对中国造型艺术体系的认知。最后,李砚祖教授分析了中国造型艺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就纵向历史坐标、横向历史坐标展开了分析。他指出,圣人观物取向,含道应物,贤者述而不作,澄怀味象。他总结并强调,在学术研究中,学者的艺术观与艺术哲学应贯彻其中,不流于文字表面。



通过讲座,听众们受益匪浅,对艺术学的认知有了更加深刻与细致的理解。






文 | 沈诗雯
图 | 王维 吴玲玲
编 | 李    洋
审 | 吴旭春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