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的前身为始建于1984年的南通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科和始建于1980年的南通教育学院艺体科,迄今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美术学(师范)专业于1992年入选首批全国高师艺术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全国仅七家),也是当时江苏省唯一被选定的美术教育改革试点单位;1999年首次招收美术学本科生,2007年成为南通大学第一批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2010年再次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教学改革试点单位;2012年成为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并顺利通过验收;2016年再次成为江苏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2019年成功入选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特色专业;2020年顺利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专家现场考察;2021年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坚持以国家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方略为引领,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为指导,注重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依托美术学作为“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优势,坚守师范特质、坚持服务需求,强化了“大艺术”的文化理念和“新师范”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多能一专”特色,构建了U-G-S协同培养育人机制,培养造就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专业近年来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博士化、国际化、双师化,已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本专业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完善,现有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职称13人,副教授职称21人,博士19人,硕士生导师15人,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12人,其中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等高端人才。
本专业与宣传文化部门、文艺团体等单位协同育人,成立非遗研究中心,由原文化部非遗司马盛德司长担任主任,设立刘子美美术教育、审美人生教育、新水墨、书法篆刻、民间音乐等研究所,汇聚了丁杰、陈铁梅等一批美育名家名师,组建了高水平科研团队,倡导教学与科研相长。近五年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21项,其中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7项;出版专著及教材30多部;专业教师300余幅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展览并获奖30余项,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今日美术馆、江苏省国画院、乌克兰国立美院等国内外场所举办个展十余次。本专业教师的作品被联合国总部、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并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选送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礼。在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本专业三名老师作品入展,其中两幅获得获奖提名。
本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专业建设的出发点,根据自身专业特色贯彻以“大艺术”、“新师范”的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学院搭建校际、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建立与中学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的长效机制,与南通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企事业用人单位、实践基地等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目前已与17所学校、3个写生基地、5个培训机构、4个美术馆和1个画院签订了协议。同时与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等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了“江苏美术教育网”等网络平台。
本专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化办学理念,近年来先后与意大利佩鲁贾美术学院、佛罗伦萨大学、乌克兰国立美院、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等国外十余所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合作交流活动,与卢布尔雅那大学共建中斯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与亚美尼亚国立美术学院共建亚美尼亚艺术研究中心。
本专业三十多年来为江苏乃至全国美术教育输送了大量优秀美术教师,这其中有成长为正教授级中学教师、特级教师,还有在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荣宝斋等高校和艺术机构任职的杰出人才。本专业鼓励师范生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全方位激发从事美术教师职业的意愿和信心,现有在校生176人,学生普遍教育情怀浓厚,专业基础扎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学(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就业专业相关度在80%以上,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比例以及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显示本专业毕业生敬业爱岗,教育教学能力出色,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很强的适应性,形成了很好的口碑和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