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29日,我院青年教师杨珽珽博士参加了由音乐分析学会(Society for Music Analysis)和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主办的“2019南安普顿音乐分析学术会议”(Southampton Music Analysis Conference 2019)。音乐分析学会是享誉全球的国际音乐理论和分析学会,多年来持续支持和举办具有影响力的相关国际会议、夏季学校和学生学术会议。会议历时3天,为全球音乐分析学者构建了一个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国际平台。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芬兰、中国等多个国家七十多所大学的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7月30日下午主题为“欧洲和北美之外”(Beyond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的组别发言中,杨珽珽老师进行了题为《Women in Contemporary Music of Chinese Male Composers》(《当代中国男性作曲家音乐中的女性》)的英文发言。杨老师借三位当代不同年龄的中国男性作曲家之手进行对比:50年代出生的旅法作曲家陈其钢,用《蝶恋花》塑造出女性不同的九个侧面;70年代出生的美籍华裔作曲家梁雷,在协奏曲《潇湘》中用萨克斯展现了一个特殊时期的悲剧女性;80后中国青年作曲家姚晨,也在其作品《乌托邦》中展现出哲学视角的女性主义。通过建国后、文革后和改革开放后的著名男性作曲家,杨老师从音乐语言和“女性”理解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印象之演变。 
发言之后,杨珽珽老师和与会专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不仅介绍了自己选题的初衷、资料来源的渠道,交流了中西作曲技法思路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也向西方学者说明了中国音乐分析专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中西音乐分析在主旨、思路和技法上的异同。  杨珽珽老师是法国 GREAM 协会当代音乐分析组青年研究员。2013-2015获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就读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2016年获得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2015-2016年间于法国IRCAM中心参加声音分析实习小组的研究,并受邀赴欧、美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至今为止在国外音乐刊物、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此次杨老师参加会议促进了中外音乐分析学界的相互认识和交流,在世界级音乐理论研究的舞台上展现了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乃至中国音乐学界的优秀青年学者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