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 展览预告 | 水韵墨章——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研究展
2019-10-29

南 通 大 学 第 十 三 届 研 究 生 学 术 论 坛

新风致———2019长三角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论坛

前言

2019/10

水韵墨章

——写在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研究展前面


杨维民


十月,金色的十月,丰收的十月。金秋之际,当代中国水墨学术研究展在南通现代美术馆隆重举办,时值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研究所成立之际,首先向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同仁表示衷心的祝贺。


此次展览源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参与的在中美两地举办的2019国际生态艺术展,后经南通大学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卫教授提议,以参展的中美水墨艺术家群衍化成一个纯粹的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研究展,恰逢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水墨研究所挂牌揭幕,可喜可贺,在此我作为展览策展人又是朋友、同道,向大家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祝福。


中国画从上世纪中叶开始有人呼之为“水墨画”,尤为写意最甚,到了上世纪80年代渐渐多称之“水墨画”。从“中国画”到“水墨画”的衍化过程中,作为主要材质的“墨”,虽没什么变化,但其他的都已与昔日书房画案中墨守成规的东西大大不同了。传统水墨描绘的对象多为自然之美与生活在其中的人物之神貌,当代水墨更多关注的是人造世界与生活在其中的现代人之情状。水墨特有的纯粹性、瞬时性、写意性以及其技法上的浓淡晕染、勾描点划出现在当代中外水墨艺术家的笔下时,自然而然会流露出新时代笔墨的独特韵味。


水墨一直以来是20世纪中国画坛重要主题之一,水墨领域关心的话题紧密地和国家、民族的危机、变革,文化和思想的思考,个人精神的变迁联系在一起,因此从20世纪初到本世纪初,在传统和现代的双重语境中,水墨艺术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具体外在表现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地位在国际平台上的凸显,民族和文化意识的更加强化,“水墨”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和中国艺术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对官方和民众,都变得更为重要,并且越来越引起海内外的关注。对水墨艺术的发展关注、回顾和当下学术研究的呈现,将是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的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水墨的问题是世纪话题,也是一直伴随着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危机,海外华裔艺术家创作水墨面临着双重的矛盾;而作为外国人身份来创作水墨时也带来了关注中国文化和水墨艺术的不同视角。


当代水墨创作的领域里面的女性艺术家对于“水墨”一词的本身就是一个消解。纵观中国古典社会中在绘画方面有才能的女艺术家除少之又少,经清末而民国,由民国入人民共和国,社会的变迁使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变得重要,她们的创作不仅背负着对文化史和艺术史的改写,而且在当代社会的语境当中参与了精神与人性探讨的重要课题。


当代中国青年水墨艺术家的成长更是与水墨艺术发展、创新休戚相关的大课题,所以我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学院新方阵”的青年水墨艺术人才学术推介,因为他们是中国水墨艺术的未来和希望。


水墨艺术还有许许多多方面的课题,以上的水墨学术思辨和阐释在十多年前我参与上海新水墨大展时就有了的思考和认知,我很高兴再次与大家回顾思考和共同分享。


我觉得水墨发展这样的重要问题,不能只说三遍,说百遍千遍万遍都不为过,是常说常新的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话题。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成立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研究所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学术性的大举措,有着广泛示范效应和深远的时代意义。在此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向策展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以及参展艺术家表示感谢!也谢谢支持和参与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发展的同道朋友们!一起祝福我们的事业!祝福大家!祝福中国!


2019年10月19日改于北京、芝加哥


策展人

杨维民


开幕时间

2019年10 月31日


展期

2019年10 月31日-2019年11月30日


地点

南通现代美术馆


主办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承办

南通现代美术馆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当代中国水墨研究所


协办

山东艺产宝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展名单

陈蓓蓓、陈蕾蕾、陈九、陈丽华、陈平、崔彤、窦金庸、窦良羽、黄欢、韩绍光、李洪贞、罗拥军、吕美、刘永涛、马驰、聂松、珊蒂Sandra Hansen、苏国强、苏锐、王立明、王永利、谢海、解海辉、谢士强、萧文亮、赵洁、宗锡涛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