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王惠琴受邀赴京参加国庆观礼
2019-10-13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祖国70华诞。长安街上,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令人振奋而感动,万里晴空下,全体中华儿女的目光在此相聚。侨居斯洛文尼亚的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王惠琴作为海外华人的优秀代表受邀进京观礼,这一天,是她一生中最荣耀而又难忘的时刻。她感受到了祖国热情的拥抱,荣幸地被邀参加人民大会堂晚宴和钓鱼台做客、国庆日参加阅兵观礼,亲眼见证中国科学技术和军事水平的发展,这种感受非常震撼而又温暖。作为一个海外侨胞,亲临现场见证伟大祖国的强大,她感到无比荣光和自信。

阅兵观礼这个神圣的时刻令她感动,对于每一个国人来说,它都承载了深刻的爱国情怀,一场阅兵,灼烫了数代人回忆和情感的泪点,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飘扬在晴空之下,这种恢弘盛大的气势深深地镌刻在她心底,让她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在万众期待下,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排开阵仗,三军仪仗队步伐整齐,口号嘹亮,显示了中国军人的威严风貌;装备方队气势恢宏,排山倒海,展现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武器装备研发水平,王惠琴亲临现场,深深感受到一种浓重的爱国情怀和中国精神。

国是一个共同体,是情感的承载,是文化的归属,更是身份的认同。天安门广场上嘹亮的国歌,激起了王惠琴的归属感。作为海外侨胞,对于祖国母亲的情感,总是在内心深处涌动着,国庆日见证国之威武,她情不自禁,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当阅兵的步伐整齐地走过,一种心底的共鸣和触动迸发而出,是的,全世界都在和她一起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正蓬勃发展,正熠熠生辉。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大学教授、艺术家王惠琴自1983年侨居斯洛文尼亚,至今已经近35年了,作为中斯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她一直致力于搭建中斯两国之间的友谊,促进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这些年她长期在海外大力宣传、推广中华文化和中文教育,为促进中国与斯洛文尼亚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她被邀参加中国与亚洲第一届艺术节,见证了中国改革发展的惊人成就。今年祖国70华诞之际,王惠琴又荣幸地被邀参加国庆阅兵观礼,几天来,她连续参加了国庆庆典系列活动,见证了在习主席的带领下,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安康幸福,她感觉到更大的使命和责任,更加坚信中国文化的突出优势,她要将这份自豪转化为动力报答祖国,将来为中国和斯洛文尼亚增进友谊和文化交流做更多的贡献!

作为一个海外侨胞,受邀参加隆重的70周年国庆典礼,她深感自己与祖国之间血脉连接。七十年,几代人砥砺前行,今天,祖国已繁荣富强。亲历并见证这一难忘的时刻,她将把这份喜悦和收获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坎里。



王惠琴简历

1955年生,祖籍启东,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是五十年来唯一在斯洛文尼亚连续荣获绘画大奖的中国女画家。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86年获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在研习版画、色彩画、水墨画的初探中已显现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曾在国内接受系统的中国文化艺术教育及严格的中、西画技法训练的她,在国外接受西方文化艺术的价值观念转换之后,重新认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质。十年来围绕刘松龄展开深入研究,使之成为欧盟文化教育的跨国项目,并创作了系列邮票、电话卡、舞台剧、油画、版画等,在中国、葡萄牙、奥地利、捷克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展览和演出。自编自绘了双语绘本三部曲《我是马可波罗》、《紫禁城里的画家朗世宁》、《紫禁城里的斯洛文尼亚洋天文学家刘松龄》,获得2014年度原创绘本故事奖,2015年获金梨子奖(最美图书),是中小学学校必读的图书。近五年来一直推进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建立刘松龄天文仪——玑衡抚辰仪,即中斯友好纪念碑。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