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在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南通大学原副校长、南通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沈启鹏,为艺术学院的学子们带来了一场风趣生动的速写讲座。

“我无时无刻不在画速写。”74岁的老人用中气十足的声音表达了自己对速写的热爱。沈校长在讲座的一开始就给同学们分发了自己的速写画册和出版书籍。《活水源头》书名取自“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书中的字里行间,每幅速写的背后都藏着沈老的心血与希望。小时候老师的一次鼓励,让沈老走上了速写之路。在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绘画条件受限的年代,画报,电影海报,连环画便成了最珍贵的临摹素材。通过临摹经验的积累,渐渐开始写生静态的景物或是不怎么动的动物,随着对特征造型的把握逐渐熟练,便开始最难的人物速写,对人物的表情,外貌特征的抓取和体态结构的理解是一幅人物速写成功的关键。沈老告诉学子们到最后画速写要做到旁若无人的境界,外界的一切干扰都无法阻止你前进的脚步。

技巧的掌握和丰富的积累并不能成就一幅好的作品。记录生活点滴,怀揣时代的责任心,走进人民,走进社会,将速写浸透生活,将速写融入生命,这样才能下笔如神,肯定有力。沈老还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写生路上的有趣故事,或是风土人情,或是趣味经历,亦或是艰难困苦,这些故事就以速写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成为日后创作的重要素材。因此画面中有了人情冷暖,有了无限生机,有了珍贵回忆。沈老的讲座给了同学们启发,也将自己对绘画的执着精神传递给年轻的学子。讲座后的提问环节沈老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肖晶老师作为沈老的学生首先做了总结,接下来同学们积极提问。对于怎样熟练掌握所画对象结构,沈老建议先找静态事物进行练习接着找一些有规律的静态动作用简练的线条记录,将写生与默写相结合。在此同时,找一群人结伴练习,相互比较,相互学习,这样一来进步速度将是飞快的。随后,张院长向同学们询问,讲座期间是否有人绘制了沈老的速写。果不其然,精彩的讲座使学子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笔绘制了速写,虽是小小随笔,却也得到了沈老亲笔签名的奖励,沈老此举更是激起了学子们学习速写的热情。

“牛一辈子拴在木桩上,还不如勤奋地工作。”一天天的积累,不断地锤炼,勤奋的态度,对生活的热爱,才能铸造成功。沈老希望广大艺术学子要踏实、真诚、热情、专注,唯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美术家,唯有不浮躁,不跟风,始终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准确地把握现实主义精义,才能在艺术创作中坚守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