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聂松老师于下午3:30在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欧华盛作“形式语言的由来——从一幅海外藏龚贤的作品讲起”讲座。

讲座主要围绕龚贤山水画中形式语言以及其形式语言从山水中提取的路径进行讲述,结合上一次的讲座作更深一步的分析与探讨。其中以黄宾虹的“五笔七墨”中关乎“平”的运笔规则讲述中国山水画中运笔的特质。聂老师强调执笔的方式、运笔的力度与方向,运笔的势态及中锋的实际运用,同时又给我们观看了姜宝林先生的创作视频,让我们可以直观感受中国画中毛笔的使用。用《千岩万壑》、《自藏山水》及部分龚贤山水册页等为例讲解龚贤山水画中的形式语言的本质:不等边三角形的运用、构图的连贯性、黑白阴阳的转换等等。讲述了自一个现代艺术家的视角看龚贤山水画发掘的形式特点:满、装饰性和平面性,以及光对龚贤山水画的启发乃至龚贤对光的元素之主动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