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杏林学院18级视觉传达、动画、产品造型专业学生在康卫东、陈强、范松华、王国仕、曹司胜、许海燕六位老师的带领下去安徽泾县查济写生实践基地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教学实践活动。
写生之旅
查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辖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华写生第一村、中国传统村落。是目前为止,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现尚有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元代建造的“德公厅屋”,位于村中水郎巷,三层门楼,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盘式,无雕琢。明代的“涌清堂”、“进士门”,雕刻细腻,结构精致。查济村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这些都为写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写生作为艺术实践课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学生走出校外,在自然与社会环境里,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记录风情民俗,积累艺术原始素材,体会生活本质,增强艺术修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加深艺术表现技艺与技法的知识理解,提高学生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学生作品欣赏
曹秋雨
去查济写生是我步入大学校园的第一次外出实习,内心不免有些激动和不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关于查济的特色,早就有诗曰:“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据说古代的查济有一百零八座祠堂,一百零八座庙宇,一百零八座桥梁。而现在我们看见的只是陈旧破碎的景象,农妇在溪水中洗衣,狗在巷中慢走,昔日的繁华变成了今日平静的农居生活。
樊星奥
十天的户外写生,逐渐掌握风景速写的一些技巧,学会整体观察对象,合理构图,注重景物之间大的对比关系。从无知速写要领到有一定的了解,从解决画面问题泛力到有了一定的改善,从画面主要内容表达模糊到表述对象相对清晰。画面总体效果虽然离个人能力所能到达的极限值还相差甚远,但这仅有的收获也让我对于未来的学习充满自信。继续坚持速写,用速写的方式感受生活,记录美好瞬间。
佘雨婷
我们在查济古村落写生的日子里,每天坐在小板凳上,听着清脆溪水声,手握着画笔,面对幽静村景,在感受徽州文化悠久绵长历史中,画出属于查济古村独特的艺术气息。虽然每天都日落而归,但陌生的环境,新鲜的空气,不同的民风民俗,古老的明清建筑,都在吸引着我每天去观察它、了解它、描绘它、赞美它。
王海波
查济是一个很大的写生基地,有温婉的小桥流水,有静谧的林中小屋,有朴实的居民小筑,有蜿蜒的麻石古道……在描绘优美的场景中,除了要保留我们从前对于速写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要学会对于自己喜欢的场景该如何艺术化处理,当我们拥有了足够的画意时,即使没有出色的绘制技巧,也可以使画面拥有一丝感人的东西。
吴雨欣
此次的写生让我体会到了与高中画照片不同的感受,与物体本身的接触与接触物体的“写真”是完全不一样的,画的好坏与对物体切身感受有关。写生是搜集素材、训练造型手法最重要的一环,它对描绘细节和处理整体关系非常重要,人不可能瞬间记住所有细节,在写生中可以训练我们迅速抓住目标的特点和了解造型的走向。
方正
起初画风景速写,我在心里设想,如何构图,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最后的效果大概是什么样子,但是到真正下笔的时候,心里还是杂乱无章,从未接触过,因此有个适应过程,因而花在一张画上的时间是很多的……老师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捉摸透彻去解决。其实,画理是一通百通,举一反三,只要自己理解了,尝试的去处理,并不是那么难以下笔的。老师把形式、技巧与思维传授之后,还是要多靠自己的理解与实践,熟能生巧。
裘宇骁
我觉得每天作业的数量并不能说明实质问题,只有每一张认认真真去对待了才是一幅好作业。再多的数量也比不过少面精的质量,虽然我画得最少,但每一幅都是用心观察对象,认真思考,精心构图,走心绘制。比起那些半张也算一张的我觉得我会好很多。我并不追求一味的数量,每一张都认真对待才是我追求的,虽然量变可以引起质变,但是单纯求量也并没有什么决定性作用。
教师作品欣赏

康卫东作品
范松华作品
陈强作品
王国仕作品
曹司胜作品
许海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