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高校间文化交流,促进南通地域文化的传播推广,由北京大学会议中心主办,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沈寿艺术馆承办,南通大学南通民间音乐研究所协办的“诗韵流芳”江海文华走进北京大学——范伯子诗词作品专场音乐会将于4月28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唱响。3月23日,北京大学会议中心副主任、百周年纪念讲堂管理部主任刘寿安与讲堂艺术管理主管刘述老师莅临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访问交流。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于北大百年校庆之际落成,作为北大校园文化艺术中心和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的高校剧场,其每年承接国内外高品质艺术演出百余场,在弘扬高雅艺术、繁荣校园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南通大学南通民间音乐研究所詹皖教授的陪同下,刘寿安主任一行首先拜谒了伫立在南通大学校园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瑞龙同志的艺术石刻并敬献鲜花。随后,他们又驱车到陆洪闸刘瑞龙故居参观学习。在仔细领略一件件实物和文字图片史料后,他们对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红色革命道路上的坚定脚步深感敬佩。

在中国沈绣传人、著名画家、沈寿艺术馆馆长卜元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大学吴元新教授热情接待和陪同下,他们还登狼山,观长江,游濠河,参观南通沈寿艺术馆和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体验到中国近代第一城“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所具有的博大气魄。刘寿安主任还向沈寿艺术馆赠送北京大学西门木雕纪念品,缔结良好友谊。
了解到南通大学校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分别取自于清末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为原南通大学医科、纺织科所题训词“祈通中西以宏慈善”、“忠实不欺力求精进”后,刘寿安主任赞叹该校训与南通近代史、无产阶级红色革命史一脉相承,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持久的激励力量。
刘寿安主任与刘述两位老师此行除了对南通地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外,还对音乐会的筹备事宜给予了精到指导。此次,两所高校共同举办专场音乐会,首次将江海文化以音乐形式推广至北京大学。出身于南通的范伯子被誉为“清末诗坛巨擘”,是南通文化的重要代表。借助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的良好平台,该音乐会不仅对南通历史文化的弘扬具有积极意义,更为两校教师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多位老师将与讲堂室内合唱团共同参演此次音乐会,相信届时一定会为北大观众呈现一台精彩的南通文化艺术盛宴。

臧云扬老师激情演唱“狼山抒怀”,钢琴伴奏吴晶晶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