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 艺术工坊冬令营丨汉字字体创意海报设计工坊
2019-01-29

2019年1月21日,南通大学承办的江苏省大学生万人计划学术冬令营启动。22日,汉字字体创意海报设计工坊正式开始授课,12位来自江苏省内高校的学生们齐聚一堂,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

导师阵容


黄天灵

1978年8月生,籍贯江苏启东,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艺术设计系主任,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农工党江苏省书画院设计艺委会委员、农工党南通市前进画院副院长、南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市设计师协会副会长,南通市美协设计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主要负责视觉传达方向的科研与教学。主持并参与教育部课题三项、省级项目四项,主持市级课题一项。发表专业学术专著一部,以及多篇核心论文。设计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的比赛获奖,同时多项设计作品被省市级政府与事业单位启用。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省、市奖项二十多项,荣获南通大学2017年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康卫东

1960年3月出生,1982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委员,国际商业美术师江苏地区专家委员会委员 ,A级ICADA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南通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南通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画、装饰艺术、民间美术。参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设计与工艺》教材,主编江苏省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国画花鸟》教材、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字体.版式.视觉表述》、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康卫东风景速写》、《项目驱动式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等。绘画作品多次入选省级以上展览,设计作品连续获南通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奖。

陈洁

江苏南通人,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理论研究、工艺美术文化研究。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2003年6月,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专业。2009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主持并完成校级、市厅级、省级课题共10项。出版教材1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撰写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于CSSCI期刊、核心期刊和专业类刊物。

王维

1988年生于江苏南通,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为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秘书。中国颜体书法研究会会员、陆维钊书画院特聘研究员、江苏省青年书协会员、南京市书协会员、南通市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在校期间获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一等奖学金、谢海燕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三好学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毕业作品获“毕业展演优秀奖”,毕业论文获“冯健亲优秀毕业论文”。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各类书学研讨会,曾获首届全国陆维钊书学研讨会“优秀奖”;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立项课题《万历年间江南地区文人生活中的篆刻世界》;主编《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教材·书法9-10级》。

韩叙

1987年01月生于江苏南通,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南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南通市设计师协会会员,南通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会员。201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16—2017年赴美国加州浸会大学CAVAD学院(建筑,电影制作,艺术设计)访问进修。

主要从事视觉传达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在核心、省级以上期刊表论文九篇,主持校级课题三项,市级课题一项,主要参与国家级创新项目、省级、市级课题各一项。指导学生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励。

徐祥祥

南通大学研究生,1992.5,男,设计师,江苏省技术能手,南通设计师协会理事,南通美术家协会会员,南通青美协会员,作品多次入编APD亚太设计年鉴,2018江苏省广告技能大赛专业组金奖,2018苏州全球青年文化创意大赛专业组铜奖,入选2018年厄瓜多尔海报双年展,2018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专业组二等奖,第七届HIIIBRANG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赛银奖,中国广告长城奖优秀奖,入,2018俄罗斯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国际海报展,2018山西平面设计大赛专业组三等奖,入选2018北京设计周·第二届当代水墨设计展,2018浙江海平面设计师协会【跑题】海报展,2018佛山设计师俱乐部【十年功夫】海报展等国内外四十余奖项。

实践心得

一直以来都十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平时也会写写书法消遣时光,起初想通过汉字艺术创作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加入小组的这几天,老师们带来的课程更是让我得到了意外收获。本专业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我,开始接触了海报设计以及平面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设计范围内得到了多维的拓展训练。我们探寻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敬仰仓颉造字的智慧;徜徉在篆隶楷行草的墨河之中,欣赏古人高雅的审美和非凡的艺术功力;在现代字体设计作品中辩证的寻找优劣,在各种电影海报里感叹设计表达的奇妙。运用毛笔在宣纸上做字体设计,虽然不同于传统书法,但终究要归于书法本质的拙朴古态。将要表现的情感寄托在笔画之间,通过书写者的主观意识进行再次输出。一笔一划描绘的都是词语的精神,这就是汉字字体的设计本质。

扬州大学 陈庆芳


冬令营的活动丰富多彩,让我受益匪浅。马盛德教授向我们侃侃而谈着非遗的魅力、传承、保护。在此过程中我能感受到马教授对于中国少数名族文化的热爱,对传承人类文明满腔热忱。朱珺教授的讲座《设计的力量》从理论到实践,向我们展示了设计的神奇吸引力,设计要融入在日常生活中,让有心的、有温度的设计无处不在。在讲座的过程中我也很喜欢朱珺教授的个人魅力,亲切、温柔、高知。谢海教授向我们谈及纸质书籍的阅读,呼吁我们多读书。我也很赞同,读书对于人的塑造有很大的作用,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给我力量。读书,是我始终坚持的事情。吕爱老师的讲座向我们讲述了敦煌石窟的精美壁画艺术,沉浸其中,赞叹不已。杨佳璋老师让我们感受到设计这件事是可以为社会做出很大改变的,设计师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经历了四天的汉字字体创意海报的学习,老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跟我们讲解,还找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供我们参考,让我乐在其中,但是由于我的基础比较薄弱,在绘画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各位老师都会帮助我,鼓励我,在老师的多次的指导下,我渐渐了解到了字体创意海报设计的无限可能。

几天下来的学习有新鲜,有疲惫,有获得新知识的满足感,让我感觉到生活的充实,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同学们的关心与友好。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刘冬梅


能够获得参加此次冬令营学习的机会并有机会和各所高校的优秀学生同窗,倍感荣幸。

马盛德、朱珺、杨佳璋等教授的精彩演讲以及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的授课,基本了解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敦煌壁画故事与构图,加深了对设计、品牌加持、文创产品的理解,使我对辉煌灿烂的中华五千年文化以及设计的魅力有更加深刻的感知。

我所学专业是数字媒体艺术,汉字和平面设计基础知识以及软件运用相对薄弱,初始设计阶段较为吃力,又有老师、学长悉心指导,过了适应阶段后逐渐进入了状态。

冬令营的学习氛围融洽,学习效率相对于在校学习也高出许多,相信此次冬令营能使我对平面设计有一定的了解并在今后的设计中给予很大帮助。

淮阴工学院 刘彤彤


参加本次冬令营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在短时间内收获很多关于设计、传统文化、文创各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受益颇深。很荣幸能来到这座誉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称号的南通市,很开心与全省35所高校的同学交流学习。

此次活动承办方南通大学对于我们学员的接待非常热情周到,冬令营的活动安排也很合理翔实,同时也开设了各种类型的工坊供同学们选择。安排在各天的早上的讲座邀请到了学术界和设计界的专家学者,给我们呈现了一次又一次干货满满而又不失生动的演讲。安排在下午和晚上的工坊授课学习和实践考察也是十分充实,我们先后学习到了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书法在字体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字体设计和文字海报排版的知识。我们还前往了南通博物苑范增艺术馆丁杰艺术馆等地进行艺术考察。在实践中收获学识增长眼界。

时间一晃过去了马上就要离开本次冬令营,回忆起刚来到南通大学的时候,我们参加了热烈的开营晚会再到马上进行的联欢晚会和成果展。心中难免有点不舍。很开心参加了这次活动,希望省教育厅能举办更多这样的大学生学习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走出校园学习到更多知识。同时也对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南通大学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祝福,希望南通大学越来越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淮阴工学院 陈家智


几天的相处结识了一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小伙伴,我这个工科生受到了许多艺术的熏陶。老师们也都循循善诱,针对不同专业基础的同学也都因材施教,创新出不同的设计思路。昨天的书法课上,我仿佛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新的大门——天哪,小篆真是太可爱了!就像张院长说的,此次冬令营的目的不单是知识、常识、通识的灌输,而是给我们一些新的契机。此外,正如朱珺教授所言,无论是搞平面设计,还是建筑、产品等设计,思路事实上还是有共性的:“定义问题——移情——构思——成型并测试——可持续性”。

金陵科技学院 陈楠楠


来冬令营已经5天了,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 南通大学创新创业工坊冬令营是一个充满学术氛围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聆听了马盛德教授对中国非遗文化保护的心得研究、和谢海教授分享和交流了关于纸质媒体的现状和发展可能、在吕爱教授的带领下领略了古代敦煌石窟的繁华昌盛……我在冬令营认识了很多学识渊博的老师和朋友,他们对我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标杆的作用。

2. 冬令营是一个能开拓自我的地方。我本身是环艺专业,选择的是偏向平面的汉字海报设计小组,这本身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老师了解情况后,讲课从字体海报设计的最基础的课程开始,逐步深入,把我带人了平面设计的世界,让我对设计有个更加深厚的理解。

3. 冬令营是一个人情味十足的地方,这里的老师和蔼可亲,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如有一次在食堂碰到黄老师,老师亲切的问候最近的生活状况,食堂的菜是否合口等。这里的同学热情友好。我在这里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学习,在生活中给了我很多帮助。

来到通大的冬令营,我加强了自身专业,学习了新的知识,开拓了眼界,认识了新的朋友,感受到了老师们的热情洋溢和学习渊博。感谢通大给我如此一个好的机会,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更加珍惜

盐城师范学院 花鹏宇


十分荣幸可以成为这次由南通大学主办的江苏省万人计划学术冬令营的一份子,进入了汉字字体设计这个项目。我的专业虽然是环境艺术设计,但我对平面设计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认为在这个快时代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秉持着发现美,创造美的态度。汉字是中国最引以为傲的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它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对生活的态度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应该用新的方式,新的想法表达汉字的魅力。经过这两天的学习,我也认识到了汉字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念。老师和助教耐心热情的指导也让我满怀热忱,冬令营不仅仅给了我基础的知识,通过许多专家的讲座和老师的讲授,也似明灯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深刻的明白了艺术与设计对青年一代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会坚持对艺术的这份热爱。“维坚韧者始能遂其志”吾辈恰同学少年,应当谨记!最后,再次感谢为这次活动积极筹备的诸位老师,感谢南通大学!

南通理工 冯愉媛


鼓着非常大的勇气才报名了与设计有关的工坊,都说艺术门类是相通的,书法与设计更是紧密联系的,书法大多数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而在设计的过程中重点就转为了设身处地为观者着想,设计海报更是这样了,一副海报的有无或者是高低,直接影响到观者的情绪,这时,一副好的海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海报中必不可缺的文字形式也是联系书法与设计的枢纽,在课程中,我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法的正常书写的模式中,而是开始使用点线面,图案和色块的整合等等手段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想法会不断的被否定,不断的修改,直至最后的呈现。这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启发,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否定后才获得真知,而艺术也是在不断的改良后才能呈现出其最完美的姿态。

南京艺术学院 陈曦


冬令营的活动丰富多彩,让我受益匪浅。马盛德教授向我们侃侃而谈着非遗的魅力、传承、保护;吕爱教授将敦煌壁画悠远动人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向我们揭开了敦煌壁画沉淀了数千年的面纱;朱珺教授的讲座《设计的力量》从理论到实践,向我们阐述了设计要融入在日常生活中,让有心的、有温度的设计无处不在的中心思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水乡这所有柔美的风情都在朱珺教授一个人身上了;谢海教授向我们谈及纸质书籍的阅读,呼吁我们多读书。如今纸质书籍越来越少,现代人越来越依赖电子书籍阅读,谢海教授的这场讲座让我尘封已久的记忆逐渐苏醒,真怀念读着薄薄纸张上印刷体“樯橹灰飞烟灭”微风带来带来墨油香气的日子。你有多久没好好读过一本书了?杨佳璋老师让我们感受到设计这件事是可以为社会做出很大改变的,设计师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当然最主要的,我们是设计师,不是艺术家。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经历了六天的汉字字体创意海报的学习,老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跟我们讲解,还找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供我们参考,让我乐在其中,每个学校的教学皆有侧重,此次活动让我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了海报的绘制,让我的海报有了空间,有了灵魂,在老师的多次的指导下,我渐渐了解到了字体创意海报设计的无限可能。

几天下来的学习有新鲜,有疲惫,有获得新知识的满足感,充实感,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各种不足,督促着我继续在学习的道路上行走,走向自己,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同学们的关心与友好。

江苏商贸 桑文婷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汉字字体创意海报工作坊对字体设计有了较全面的了解。首先是康卫东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字体设计的理论知识:字体的发展、字体设计的基本准则和字体设计的方法等。有了这些知识我们针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进行字体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大家积极讨论交流创意,陈洁老师也对我们的设计给出了中肯的的意见和点评。接着,徐祥祥老师给我们欣赏了许多当代的优秀设计风格和案例,拓展了我们的思维。为了能让我们将中国传统书法融入海报设计,王维老师站在专业的书法角度给我们建议并示范了多种字体,让我们对字体的笔法和章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字体设计非常有趣,好的设计想法能让人眼前一亮,经过系统的学习,我们相信会有好的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 童瑶


很荣幸能够参加由南通大学举办的创新创意艺术工坊冬令营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类似的学术冬令营活动,甚是兴奋。

从开始到现在,这几天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总结一下共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方面,南通大学此次创新创意艺术工坊活动云集海内外大量艺术届大咖汇集南通大学,为我们免费传授海量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在学校无法得到的。专家们的观点非常新颖,其中的一些想法和经验对我的专业方向有很大的帮助,这使我非常兴奋。另外,在学习期间认识到的同学都是各个院校非常专业的同学,都是有着一股正能量的同学,我们怀着同样的心情参加此次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友谊。

2、学校方面,南通大学此次的冬令营活动吸收了省内外多个院校的学生,各位都是各高校中优秀的专业人才,这是一场精英的聚会,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分享,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极好方式,同样,这也是学校获得人才的一个绝佳机会。

3、社会层面,本次创新创意艺术工坊为期一周,期间将会产生出大量高质量的作品和产品,这些作品流入市场后将会改善现有的艺术产品大众化的局面,这会让高层次的作品融入到百姓生活中,大大提升民众的审美能力。另外,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将会是一次标杆性的事件,这对于未来开展类似的学术交流项目起到一个很好的模范作用,这将为艺术冬令营的开展和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场非常成功也非常有意义的学术活动,非常高兴能代表我的学校参加此次高质量高规格的学术活动,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嘉言懿行和志愿者的耐心讲解,感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徐乐嘉


这次南通大学的冬令营活动很精彩。听过各领域大咖们的讲座后我的眼界开阔了不少,在实践活动中,我的设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次冬令营活动我的收获很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盛德教授的讲座说的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给我们纠正了一个很多人认知上的错误,非遗的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是“非遗”,而没有非遗文化或者非物质文化这些说法,比如有关非遗的博物馆我们可以起名为“非遗馆”,而不能起名为非遗文化馆。

马盛德教授提出来一个很新颖的关于非遗保护的观点,他说非遗的保护不能只求保留历史的原汁原味,而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变化中寻找适应当下社会的表现形式,让非遗能根植在现代文化的底色中,成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

2.敦煌壁画

吕爱教授的讲座是有关敦煌壁画的,在听他的讲座之前我其实对敦煌壁画是不了解的,但在听吕爱教授讲解敦煌壁画的过程中,我渐渐能够理解古人对佛教为何如此青睐了。吕爱教授着重讲了舍生饲虎图壁画,这幅壁画在方形的墙面上呈现了一段故事:小王子摩诃萨青为救即将饿死的母虎和它的七只幼崽,以自己的肉身为食,喂给八只老虎。

古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世上人都有七情六欲,怎能真做到完美无缺呢?就算是孔子也不敢说自己是圣人,但佛教故事中的人物却是有着大慈,大悲,大善的圣人。在生活贫苦的古代,人们渴望这样的圣人给予自己帮助。

关于敦煌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如此巨大的工程,艺术价值如此高的敦煌壁画不是出现在富饶的中原地区,而是出现在如此偏远的地方呢?吕爱教授的讲座也为我解答了这一疑问,敦煌在那个时代其实是亚欧洲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对国家的重要性就如同现在的上海。

3.字体创意设计

除了讲座以外,我参加的实践工坊是汉子字体创意海报设计工坊,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很多有意思的字体设计方法。尤其是在给二十四节气设计字体创意海报时,深刻体会到了字体设计的魅力。

除此以外,这次冬令营活动我还认识许多优秀且真诚的朋友,和他们相处我觉得特别开心,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如果问我这次冬令营中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我想应该有两样东西,知识和友情。

江苏理工学院 林炎风


部分作品

汉字字体创意海报设计工坊已经进入作品完成、布展阶段,

今天大家仍在继续努力完善,更多精彩作品1月29日即将展出。期待您的到来!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