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月22日上午10:00,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主持工作)马盛德受邀来江苏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艺术工坊”万人计划学术冬令营做学术讲座,全体营员及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师生代表听取讲座。冬令营负责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卫主持讲座。


讲座从我国非遗保护的现状出发,围绕“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展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着手,马盛德教授系统阐述了我国非遗资源及基本概况以及我国非遗十余年来的主要工作。他认为,经济社会转型、社会风气浮躁、传承人队伍后继乏力、自发性传承的困难、人们文化观念的变化等都是当前的非遗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当务之急便是确立科学的保护理念,出台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他指出,在非遗保护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强化走进生活的意识,始终将“活态传承”作为非遗保护的核心。



讲座中,马教授展示了大量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收藏的非遗物件,通过栩栩如生的非遗故事循循善诱地引导大家热爱自己的文化成果,传承民族的文化基因,希望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讲座前,马盛德教授受聘为南通大学“特聘教授”,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为其颁发聘书并佩戴校徽。本场讲座是马盛德教授受聘后于南通大学所作的首场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