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课程汇报展
18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杏)
速写课程汇报展序言
文/康卫东
18级艺术新生第一轮专业课程是速写。他们艺术高考以临摹范本、照片为主要训练手段的“速写”能力,在大学阶段面对现实模特儿进行速写时,下笔时似乎面临一条壕沟,学生们的画笔和表现力在这条壕沟面前变得胆怯起来,这是我带学生初画速写所感受到的一种状态。
面对现实模特儿,学生们手握画笔打着几何线轮廓,思前顾后——形体结构判断迟缓、下笔写形犹豫磨蹭、线条笔法不够舒展。高中阶段的素描训练,导致他们心中有无数的条框被对象牵着鼻子走,不能快速概括对象形体,更不能充分表达自我的感觉,速写基础较为薄弱。作为教师,尽管我知道那是能跨过去的壕沟,但是,那需要下气力多画,方“熟能生巧”而“得心应手”。
每周的速写练习,画笔、纸张、对象以及自我的内心展开了无数次的争斗与碰撞,大家都力图增强翻过壕沟的能力,为自己的速写艺术寻找一条通道。我也似乎从学生翻越壕沟努力中感受到一种能力的提升,于是我便希望这种能力化为自信,因为当他们能够用一种自信克服畏惧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地跨过壕沟,稳健地走向对面——通往速写艺术的道路,也只有让自己的手眼变得足够的灵巧,才能有走在速写艺术道路上的愉悦感受。于是,我坚持与学生共同作画、共同交流、共同分享速写艺术,去领略平时看不见、相机拍不出的一种崭新世界,即作画者赋于的主观世界。有了主观世界的自信,就一定不再惧怕那个壕沟,也一定增添翻过任何壕沟的勇气。
令人欣慰的是,学生们展示了翻过壕沟在通往速写艺术道路上所留下坚实的轨迹,尽管这个轨迹有的还不够赏心悦目,但技艺的积累会带来认识的转化,日复一日坚持下去,与物神交必有所感,速写笔下有自神助也!
作品欣赏

指导教师 康卫东

指导教师 康卫东

徐婷

樊星奥
樊星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6周的速写课程就结束了,这6周时间里,对速写的技巧和理解有了新认识。我在画速写时候始终关注整体的结构和动态比例,不因小而失大,不因局部而失整体,分清对象的本质,从大处入手,再充实细部。未来的艺术道路漫长,未来的速写道路也无限风光,我们未来可期!

方正

单雅文
单雅文:速写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而且要有目标与想法,其次是对技巧的掌握。笔法的灵活性,有时只需两三笔的勾勒,便能很清晰的表达对象,画不一定要很精致,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和意图。当然这需要不断提高自己自身的速写能力,多读画,多观察、多练习、多研究。


黄妃儿 、朱馨谊

李金菊
李金菊:偶尔看到画家郭全忠的速写,第一眼看上去会觉得乱,很随意,可是仔细品味他的画,会发现寥寥几笔就可以生动的表现出一只牛、一个醉汉的形象。他的画表现力特强,具有鲜明性,更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人物的神情、动态来表现出画家自己生命心灵,这对于我们来说很值得学习。速写不是简简单单把某一人某一物画出来,更多的是你想通过速写表达什么样的艺术情感。

王滂
王滂:考入大学之前,我画速写就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从来不会思考画速写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应该如何落笔,如何把线条画的有内容、有道理、有节奏、有美感,如何能更好的表现整张画面的效果,让画面形式感更强,更有说服力。而这些,在大学速写课程学习中,学会思考线与形的契合度,体会粗细曲直的线形变化和疏密虚实的节奏控制,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对艺术理解通过线条的运用流露出来。

刘梦娇


王青竹、 王海波
王青竹:自高考入大学后,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画速写了,再拿起画笔显然有些生疏,但经过速写课程的练习,渐渐地找回了“我的速写感”。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今后的练习我会对其进行专门性的训练,争取把自身速写存在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掉。不求画得最好,但求画得足够好!

柳安钦
柳安钦:高中阶段的速写练习是先从临摹范本到画照片,艺术高考前全是画照片,从未写生过,相比之下,大学的课堂能让我有时间面对真实模特去观察和思考。课堂学习较为自由和独立,老师也让我们多阅读课外资料。通过对大师的作品的解读和同学之间作业交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体悟速写艺术。几周的学习,感觉自己速写有了许多进步,无论是在整体的风格把握还是细节的刻画都有了改观。




王晴、朱娟逸、高志、孙静
王晴:经过几周的速写训练,我发现班级里的同学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速写方式,无论是线条表现、明暗表现,还是线面结合表现,都有同学涉及其中,每个人都在摸索自己擅长和喜欢的绘画风格。我发现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线性表达的速写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我,喜欢它的简明而不单调,清爽干脆又不失表现力的感觉。

裘晓宇


王钰薇、 刘葭悦
王钰薇:一起一落,一快一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跃于纸上,初识速写时只觉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于那短暂时间寥寥数笔便能画出物象,随着我与它接触的时间变长,我慢慢体会到那一起一落,一快一慢是对人物形体的理解,那一轻一重是对虚实明暗的理解。一个月来速写课程的训练,让我这个速成的美术生对速写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理解了人体的结构、虚与实的绘画认知、比例透视的要义,衣纹处理的方式。

潘思敏


张雨寒、赵力
张雨寒:高中阶段学画对我来说速写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是老师强制于我们身上来应付艺术高考的。而入了大学门,速写则其不然,是我们学会观察,学习艺术表达的基础训练。现在的速写练习使我浮躁内心沉寂下来,让我在这45分钟内探求速写艺术之妙,不被其它外界的事情所干扰,这未尝不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方式。

罗艾琪


尤洋、 孙亚
尤洋:画速写绝不是照抄对象,所以在速写中多注意动脑,结合优秀示范作品认真对照思索。并且速写训练要由慢到快,这是速写训练中,在时间限制上要遵循的原则,并且在画速写的时候需要时刻注意整体的结构和动态、比列和形态,不能因小失大。画之前先用大脑思考,注意对象的生动自然,形态整体等效果,然后下笔,线条的运用得当,相信坚持下去,速写会更上一层楼。

吴雨欣


王薇、 王甜甜
王薇:高中时期,我们学习绘画很大部分存在着应试教育的成分,有许多套路的东西,并非用心体会理解,速写能力训练,很多时候是在临摹,而进入大学专业学习,变成了真人模特写生,看到对象不同方位的不同状态,促使我们理解体积与形体变化,从中体会到绘画是有活力的而并非是死板的照搬照抄,在实体中更能看到对象明暗体积与透视变化等问题。

陈明月
陈明月:速写课程虽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这段时间的学习却令我受益匪浅。高中时候的速写只是对着书本枯燥无味的临摹练习,进入大学开始写生了,刚开始还是很紧张,人物动态、结构、比例等难以把握,也完全不了解衣纹的走向,因此每次的画都缺少具体内容,只有一个外框。后来在欣赏他人作品中,认真学习他人之长,并将学习的感悟运用到了我的画面里。现在,我的速写虽然还不是很好,但终于有看点和内容了。


王亚茹、张思缘
王亚茹:短短六周速写课程学习我受益匪浅。画速写必须快、狠、准。快——就是快速找好人物的形态比例,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狠——就是用线流畅不磨蹭,有熟练的技巧方法;准——就是正确表现对象形态与结构,有较强的作画能力。我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练习,争取画得更好。

邹思金
邹思金:进入大学速写课程学习,我的速写较之从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从粗糙到细致,从散乱到能入眼,随着不断深入学习,发现速写线条的艺术魅力。速写中的线条千变万化,极富表现力与韵律感,不同的人对线有不同的理解,我特别喜欢线的灵动。随着自身观察力的提高,画速写时会进入到忘我的状态中,速写表达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了,线条功不可没。


陈澳、张家晨
陈澳:一开始就是速写课程,并且是我从未接触过的写生,我的内心是害怕的,甚至可以说是抵触的。但几周下来的学习,让我的心态有所改观。首先,提高了对速写的认识,以前的我只是单纯的临摹背诵,少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其次,知道了要通过事物的表像去看见里面真实的结构。最后,还懂得速写的表现方式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远比一味的去模仿别人而失去了自我强得多。

杨洁
杨洁:画画是必须要静下心来,细心的观察对象,也要付出许多努力善于思考,才能学有收获。相比较之前,现在更能明确理解形体结构,敢于用线条表达,追求线的流畅与灵动,力争大胆放松的使用线条。


潘丹妮、杨颖
潘丹妮:我在大学学习速写的感受,与在美术高考期间学习的速写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之前,速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因为老师规定我们艺术统考速写需要用炭笔,所以每次速写,线条画得又黑又硬,有时画面还特别脏。但是在大学的学习中,我喜用铅笔,比先前的“规矩束缚”更多了几分自由随性,线条较以前灵动了些许,敢画也敢尝试不同的风格,这对一向不敢改变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施政
施政:开始接触速写的时候对象是什么样子的形我就抄的什么样子,只是抄的“字”是否好看而已,但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画的只是一张作业,并没有活的“生命力”,原来自己缺少对于所画对象的一种“感受”,仅是单纯的抄写形。我研究临摹大师作品和人体结构,体察速写艺术奥妙。速写不仅训练造型能力,也可以深刻的塑造形体,表达一种艺术感受,观点的转变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我速写中更加注重主观情感表达,借形传神。


刘洋洋、 周华峰

徐双灵
徐双灵:大学之前画的速写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画的方法就好像是数学公式,现成的套路,老师教什么我们就模仿什么,自己从来没有去研究理解过什么。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老师不再用统一的要求束缚你,给了每个人思考与表现方法的空间。每个人速写起点不一样,作画的角度不同,对模特儿的理解也不同,老师不会规定什么画风,只会指出你不足的地方与努力的方向,保持每个人画画的灵动性。

顾昀



蔡承龙 刘流 周迟伟

马恩卫
马恩卫:以前的我只知道埋头苦画,虽然画的很多,很辛苦,但鲜于与同学交流,更羞于开口问老师,导致我的速写进步不大。进入大学,在课程练习中,有相互交流、点评作业的教学环节,每个同学的优缺点一目了然,我自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下回画速写的时候就注重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随着不断的学习与思考,我终于有自己作画方法和风格形成,心中十分雀跃。

浦佳舟

张凌
张凌:开学的专业学习经历了六周速写写生。我从中学到高考前的绘画集训没有进行过写生,都是照着照片或书上的作品临摹,当时这样一种“速成式”训练也确实学习了不少速写技巧,但在大学几周的写生中我更多的是学会了思考与研究,有了自己的作画方法与风格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