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最新消息 | 国家非遗南通板鹞制作技艺和文化价值课堂——实践创作环节
2018-06-13

板鹞

风筝


实践创作环节

经过一个多月的理论学习,自6月11日起,由江苏艺术基金资助、南通大学承办的国家非遗南通板鹞的制作技艺和文化价值培训进入到实践创作环节。南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板鹞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南通风筝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郭承毅老师,南通板鹞哨口风筝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南通市风筝协会副主席、南通非物质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志清老师和南通崇川风筝协会会长朱军老师现身示范,并对全体培训学员的板鹞风筝制作进行指导教学。

在学员们原有板面设计的基础上,郭承毅老师从风筝的图案编排和绘制技法上提出建议,引导学员们注重风筝形态的优美和色彩搭配的和谐。朱军老师和王志清老师循序渐进地阐释了风筝放飞成功的关键,对风筝的扎制技巧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他们不仅耐心地教授学员们完成风筝骨架的缝制固定,还主动融合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员们对板鹞风筝的扎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郭承毅老师和王志清老师还分别从哨口的板面编配和雕刻技巧上为学员们示范了南通板鹞风筝独树一帜的特色,并为学员们的风筝镌刻上南通板鹞的独特标识。


在为期三天的实践创作环节教学中,三位老师不仅耐心讲授了板鹞风筝扎制技巧,也细心指导了板鹞风筝的设计操作,帮助学员们完成了本期培训中的首件作品。近期,学员们将进一步磨练技能、提升水平,为最终的结业作品展紧锣密鼓地做好准备,充分地展示本期国家非遗南通板鹞的制作技艺和文化价值培训的积极成果。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