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 展览预告 I 炫·青春——“与时偕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博士邀请展
2018-05-14

炫·青春 ——2018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展演

系列活动

与时偕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博士邀请展


主办单位

南通大学


承办单位

南通大学人事处

南通大学人文社科处

南通大学研究生院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学术主持:王雪峰

策展人:苏金成

参展艺术家

(以年龄为序)

徐庆华、陈一梅、查律、刘春、王岩松、唐楷之、施建中、顾琴、王雪峰、崔莉萍、浦均、张能锐、颛孙恩扬、陈忠强、谢九生、张荣国、杜浩、苏金成、刘德龙、燕凯、汤筠冰、陈晟、鹿芸薇、王静砚、任赛、林静静、马明、黄红涛、刘利平、方争利、郭君涛、赵越、王维、张广冉


展览时间

2018.05.17 — 05.30


开幕时间

2018.05.17 晚 8:30


展览地点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




前言


不言而喻,人类的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但是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离不开彼时政治、经济等诸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对话,存在着不平等性,发达国家更容易在政治与经济冲突中将他的文化倾销到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中,进而形成文化霸权与殖民。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中国文化面对强势入侵的西方文化的所应对的姿态,直接影响了中国艺术的现代走向与格局。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历史大背景,在清末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现实面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文化的问题,包括持续了千年的文人绘画艺术,20世纪初,陈独秀、吕徵等人直接喊出了“美术革命”的口号,要用西方的艺术代替中国传统文人绘画尤其是清代以来“四王”等人的绘画传统。对于延续千年的的文化传统采用革命与代替的主张,这是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一种极端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的心态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从,这种情形一直蔓延至今,可以说近现代以来的中国艺术史就是不断接受与调和西方艺术之间关系的历史。在美术教育方面,一批留学西方的知识分子将西方的美术教育方式与内容带入中国,取代了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师徒间手口相传的方式,西式的美术教育体制成为中国近代美术家培养的主要方式。向西方学习成为中国走向现代的必经之路,当然西方现代社会对于中国社会而言有着很多的学习和借鉴之处,尤其是现代科学的进步对于西方文明发展的成果值得中国学习。


但对于艺术而言,中西艺术熟优熟劣,则并非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各种文明之间的艺术各有特点,如以非洲之木雕与美国之当代艺术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则无法分出优劣,同样将八大的绘画和梵高的绘画放在一起,也无法辨别出高下。即使同一文化系统中,如中国先秦艺术和明清艺术之间也不可分伯仲,可见艺术方面不同文明则是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人类艺术的各种面向,不可用庸俗进化论理论落实到文化中来。因而,面对西方强势文明而显示出的中国知识分子自卑的心态,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进行反思。在“美术革命”提出的同时,并非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是采取对于传统文化妄自诽薄的附和立场,有一些人如陈师曾,金城,黄宾虹,潘天寿,这些人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捍卫传统文化的态度,他们无论从理论还是到绘画实践都是传统文脉的继承和拥护者,他们并非麻木的保守主义者,而是在对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深入研究,比较的基础之上,所采取的自觉选择传统主义之路,他们有意识的和西方艺术拉开距离,维护中华传统文脉,这些知识分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面前所显现的是自信和认同的态度。历史证明,这些艺术家的创造在近现代的中国艺术史上鲜明卓著。同样,放在世界艺术史中亦是能够代表近现代中国艺术的高度。


在中西艺术之间,“自信”与“不自信”两种态度影响了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的路径。文化上的“不自信”不仅仅在于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也是重要的因素。社会的文明发达程度决定了族群的心理,强势文明与弱势文明对话的不平等性,必然会对族群心理产生影响。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不同文明之间话语权之争,而背后则是社会经济、政治、科学发展的实力作为支撑。时间进入到21世纪,中国社会从百年前的救亡图存到今天的繁荣富强,跃然于世界强国之林,已是今非昔比,中国社会在世界格局内,话语权不断得以加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文化自信”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号召,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指明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来自于政治与经济层面的保证,中华文明重新在世界文明格局的中地位与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对于我们这些艺术家,尤其是传统书画的研究与实践者而言,我们该如何作为,才能负起我们应有的文化责任与担当?这个展览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一个回应。参加这次展览的艺术家,皆是美术学博士,他们当中每个人学有所专,各有所长,于理论和实践结于一身。他们对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整理,并熟悉西方的艺术体系和学术现状,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比较、借鉴与融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幸逢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民族文化自信心不断加强,个人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互映照。因而他们的艺术实践在当下是传统艺术向现代转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也许,他们的艺术实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他们的学术积累以及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能使他们走向更高更远。


感谢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能够让这个展览得以在南通举办,能够让我们一起在这里思考文化的问题。

王雪峰

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副主任 研究员

2018/5/13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