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南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板鹞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南通风筝博物馆副馆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郭承毅走进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以“南通板鹞风筝的概述与文化价值”为题在江苏艺术基金国家非遗南通板鹞的制作技艺和文化价值培训课堂开设了专题讲座。本次培训项目的全体学员、艺术学院的师生代表和部分风筝爱好者听取了本次讲座。

郭承毅老师以南通特色的木板年画、蓝印花布和纤细秀丽南通的剪纸等民间工艺开篇,逐步谈及南通板鹞风筝。结合早年在南通工艺研究所的工作经历和历年来在日韩欧美的文化交流学习,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南通板鹞的主要类型、制作历程和发展方式。郭老师指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板鹞风筝的制作技艺中最重要的便是传承和发展。对此,郭老师认为,只有从板鹞的材料和造型上有所创新突破,扩大板鹞的品类,才能在“南鹞北鸢”的传统上,立足我国风筝的半壁江山。同时,要通过教育宣传、社会培训等途径传播板鹞文化、培养青年传承人,不断树立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地方文化自豪感,不断塑造青年传承者的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等良好品质。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就南通板鹞风筝的创新制作向郭承毅老师提出了问题,郭老师从南通板鹞的基本特色——彩绘和哨口两方面,向学员们做了详细解答,进一步引导学员们在制作板鹞风筝的过程中保留文化传统、关注创新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