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最新消息 | “最好的一张海报”背后
2018-04-11

4月9日至10日,北京大学教授、世界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老师的南通之行圆满完成。


在南通的两天时间里,朱教授以“艺术的古意、今意与开放的可能”为题做了精彩的讲座,扣住了“艺术”内涵发生转折的关键节点,阐发了古往今来,在不同阶段艺术创作活动对于人类精神的不同意义与贡献,并且指出:艺术不仅是艺术家实现个人精神自由的方式;在未来通过新媒体和新技术发展,艺术也将成为人类以情性去探索自由和平等的道路。


朱教授不仅在讲座之后与通大的老师、同学和校外赶来的朋友们进行了热情生动的交流,还在第二天辟出时间,专门与艺术学院的师生举行了座谈,就讲座中涉及的问题,老师和同学们在创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了进一步讨论。


朱教授的南通之行,无疑给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思考创作的契机。同时,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对于艺术的热情与活力,也给朱教授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其中,由宋漾老师指导设计的讲座海报被朱教授誉为他几十年个人讲座历程中最好的作品:

讲座的整幅海报没有遵循一般学术报告海报排列讲座信息为主的设计思路,而是对讲座内容做了大胆的预期和诠释。海报主体的空间感和随性感最终成为了讲座内容的一个隐喻。

《朱青生:“艺术”的古意、今意与开放的可能》

讲座海报


在谈到当初的设计思路时,宋漾老师介绍:“朱老师的讲座海报是美术馆海报小组去年平安夜一晚上聊出来的,我们无法预知朱老师会怎么讲,只能把“艺术的古意、今意与开放的可能”转化为艺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艺术的发展或许是遵照着某种旨意,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所以我们想到电影《2001太空漫游》里的那块神秘的石碑。然而海报小组极力反对艺术成为高高在上的体制,最终还是选用了最日常的空白便签来传达‘未知的可能性’,希望关于艺术的建议只是来自老师最平常的叮嘱,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也感谢朱老师的到来让我们平安夜过得很快乐,往常的夜晚我们总是被无聊咀嚼着,没完没了。”


虽然在设计之初,设计小组的老师和同学们无法预先洞见朱教授讲座的内容,但或许是基于对艺术先锋性的理解,海报设计者的想法居然完美地贴合了朱教授的主旨。可以说,讲座的海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代表了通大艺术学院的师生与朱教授完成了一次关于艺术意义的交流。


宋漾老师指导的通大艺术学院海报设计团队这种充满探索精神的设计风格并非偶然,早在之前的一系列海报设计中,就已经得到充分的展示。


尤其是面对涉及传统话题的内容时,她们非常自然地将设计者作为普通观众的体验投射进海报设计元素,使经典内容焕发出新鲜、生动,并且带有某种不确定的气息。这次的讲座海报,也成为外界了解通大艺术学院的一个契机。


宋漾老师指导的Poster Group of MoSoA团队的系列海报作品:

宋漾老师和她的Poster Group of MoSoA团队:

设计总监 / 陈衡潇

设计师 / 钱彬 王雨 芮含琴

指导老师 / 宋漾


Poster Group of MoSoA团队设计的艺术学院美术馆LOGO: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