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红柳绿的阳春三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杏林学院17级动画与视觉传达专业125名同学在康卫东、曹文防、李斌、陈强、徐纯一五位老师带领下在安徽进行为期两周的写生实践教学活动。
宏村镇,又名泓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是徽文化的集中发祥地和古徽商的重要聚集地之一。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是学生写生创作的“天堂”。
师生写生画面
检查指导学生画面
教师部分作品
康卫东作品
李斌作品
陈强作品
徐纯一作品
学生写生作业及感悟
视传171李泽雁
紫竹幽幽,溪水潺潺,遥见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一派富丽堂皇,宛如城郭……此番美景,尽在徽州。
徽州最美是宏村。宏村被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先民们用仿生原理将整个村子造就为牛形。村口两颗银杏树是牛角。山为牛头,房屋为牛身,南湖为牛角,小桥为牛腿,真是太神奇了!我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为宏村古人的智慧点个赞。看似简朴的房屋,在青山绿水的相衬下,产生了一种宁静与祥和,古朴与庄重,增添了一份凝重的历史感,引来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咔嚓、咔嚓”闪个不停,更有爱好写生的人在此画出了中国最美的山水画。这里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四周山色与粉墙黛瓦倒映湖中,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我沉静在这风景如画、古色古香的宏村,尽情用心地一笔一画勾勒出石板路蜿蜒曲折、黑瓦白墙高低起伏、民居与远山的层次感。努力表达我心目中最美的中国画乡村。
—— 视传171裴雨
一张小板凳,一本速写薄,一支钢笔,这些是帮助我表现宏村的全部工具。每天清晨,我们踏着朝阳的金辉,兴冲冲地来到宏村景区,纵横交错的巷子里到处都是写生的学生,虽然有的用笔还很生涩,但是画面里洋溢的热情却调皮地跃然纸上。我们有的结伴而行,感受着团队写生的乐趣;有的独自一人坐在某个僻静的角落,任凭安静轻抚面颊,让思绪顺着画笔游走于纸上;有的干脆放下画材,在如诗如画的景致里留影。我喜欢在南湖岸边写生,因了安静,水花在黄昏中带着诗意开开谢谢。水穿过石隙,发出悠笛般的乐声,远远地散落在两岸。这里的游客也是极多的,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兴致勃勃地跟着导游寻求着新鲜感,古老的村落顿时焕发出新的活力。你在写生时也不时有游人停下脚步,品评着你的画。所有的一切虽然忙碌,但却充实、快乐。
噫道:“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 霭峯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视传172 刘秋雨
徽派民居,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的和谐组合,层层叠叠,水气淋漓地绘出徽派如诗长卷,透露着水墨清香。中学期间曾来到宏材写生,那时的我认为宏村宛若一位清新婉约的江南美人,不施彩漆的她,朦胧在那里,平淡柔和,古朴典雅。
而今,一春芳华的三月,我再次来到水墨宏村,徜徉在仿生牛形的古村落,九百岁的宏村,依然盎然生机,不减当年,其中的美更是在岁月的沉淀中积累了智慧、淡定、沉着。它不同于苏杭水乡的小桥流水,不同于北京胡同的横平竖直,它虽经百年,仍生生不息,正是原因它风华不减,犹见神韵,我将它比作一位历经锤炼,秀外慧中的女诗人。
漫步宏村,最喜选择静谧一隅,受清风徐来,观水波不兴。用白纸黑笔圈圈画画,记录下我所钟情的山清水秀,记录下我窥探到的宏村人才有的闲雅生活。叹一句:一梦徽州路,盛却人间无数。
——视觉传达171 (杏)邱钰晗
承志树人蕴古镇,卧虎藏龙彰宏村。青山绿水引诗赋,墨瓦白墙牵画魂。我读到这首诗时,就被宏村的灵秀所吸引。
我们千山万水风尘仆仆寻她而来,她依然轻柔地以一水之隔婉拒在面前,好似淡了红尘梦。静静地蛰居在时光深处,岁月的烟尘亦惊忧不了她。犹如佳人垂暮的张爱玲,栖息在大洋彼岸闭门息影,俨如隐士,而她的才华,引无数人为之倾倒。古老的宏村,依山傍水,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湖中,古朴的马头墙,幽深的古巷,吸引无数人纷至而来,一心只为这神往已久的山水画卷般的村落。
宏村雅致灵秀,那湖,半莲叶亭亭,宛如一个女子的眼神,温婉又有脉脉柔情,尽显羞涩迷人的风韵。在青石板铺的小巷里走着走着,傍着轻轻流淌的溪水,直走到人内心深处变得安逸与恬静。
岁月随着宏村小溪缓缓流淌,一遍一遍冲刷,却又什么都没有带走,只有包容所有沧桑的平静。
——动画171王珏
人言道:青砖黛瓦马头墙。如今来到安徽宏村一见,竟真如诗如画。本是来写生的,但到此处,却觉得我似乎出现在任何位置,都会破坏画中之美。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一朝步入宏村,仿佛梦回千年。站在斑驳古朴的石桥,头顶的天空被两侧精致的徽派古屋取出好看的景,向着远处延伸,直至水天一色,蓝绿交融在映着飞檐木梁的静谧河流之中。提笔罢,恍惚间,笔下一砖一瓦好像变成一位穿越千年的名姝,衣袂飘飘,裙摆飞扬处,不带一丝烟火。正如这眼前现世的桃花源,不沾染急躁冒进的铜臭,不渗进乌烟瘴气的阴霾。宏村,我不想画她,我想入画。写生,有时不只是描摹所见,写生,在此更是心灵的交流,历史长河的回溯追源,手中的笔愈发沉重,笔下的画也愈发清晰,化作好看的瓦片的颜色,河边的波光在暖阳的照射下映在白纸上,像极了那些瓦上的青苔,我感受到了内心的澄净。
——动画171(杏)陆愉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