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一个人为什么而致力于其所在的行业,是因为少年时期的梦想支撑了至今不变的初心?还是因为面对无趣现实的一次次妥协?在坚持或妥协的背后,是否还能给“初心”一个肯定的交待?
关于这些问题,有些人也许一辈子无法找到答案;有些人或许根本不会去想这些无聊的问题。不过在我看来,一个人无聊时的状态,决定着其整个生命的意义。因为无聊时的那一刻,才是灵魂真实的面貌。
近日参加了多场学术讲座,得到很多启发,遂记录于此!
壹
中央美术学院的许平教授,是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大才者。他以令人惊叹的才华,早年便占据学术理论研究的高地,饱览群书、专业精进,其学术理论研究的成果不仅高屋建瓴,而且设计出的模型更有实践的指导作用。从其身上可以看到,真正的研究者没有无聊的时间。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与众不同的,当你去了解更多,你对生命的种种狂妄也好,抱怨也罢,都将慢慢弱化,因为你会发现生命本来的样子。
贰
谢海老师,是一位不用微信,偶尔与好友用毛笔书信往来的艺术家,在大众看来或许是顽固而不与时俱进。但反过来想,日新日异的时代,我们被过多的物质驱使着,不知方向,若是能坚守自己的一份爱好与情怀,关照内在的那个自己,这不是给生命以滋养吗?
有意思的是,谢海老师是一个“新水墨”的践行者,在日常生活“守旧”的同时,创作的作品却是新的,这种把控自如的状态,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吗?
叁
与前面两位一样没有时间无聊的,还有敦煌研究员吕爱老师。能在敦煌扎根研究的,一定是对文化如饥似渴的人,而在研究这些洞窟的壁画、造像、纹饰、经书的过程中,最可贵的就是忘我的耐心,持久的定力。
对于更多的实践者来说,如果只是研究“术”,而缺乏理论的研究,则如同人跛了一条腿。所以,无聊时你看什么书,与什么人交流,都会潜移默化映射到每一个个体。
无聊与否,还与情怀有关,你是一个随随便便不讲究、无追求的人,还是一个想着提升自我的人,都将影响生命的模样。
肆
五三美术馆馆长马志荣,就是一个颇有情怀,并且在南通设计领域很有建树的实践者。在多年的商业设计中摸爬滚打之后,不忘初心,于五山之间创办私人美术馆,成为景区一特色。而马馆长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各种人生哲理,让人叹服,这无不体现着生命的厚度。
无聊时的样子,各种各样,值得我们认真观察。然而,有一类人,虽然常常出现在媒体前,我们普通人却很难了解他们。
伍
南通市副市长朱晋,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不为人所熟知的故事,让我们庆幸南通对一城三镇的重新解读。当你感叹濠河旁千姿百态的树木;当你游走于南通的博物馆、博物苑;当你感受张謇给南通留下的种种文化遗迹;当你日常的无聊沉浸于南通的各种文化景观之中时,我们该感谢这位艺术家市长——朱晋。而朱市长的无聊时间都献给了漫画、创意摄影!
以上这些有意思、有情怀、有贡献的人,就是“2017江苏省青年设计师培训项目”的导师。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江苏省青年设计师培训项目”,组织了全国各地数十名艺术设计领域的学者专家,开设多方面的学术讲座,为本次项目的青年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套餐。
一个社会最需要的不是虚荣与浮夸,而是要夯实精神的根基,让干货成为主流,让泡沫变成小众,让无聊让位于充实。
随着南通综合实力的提升,作为江北经济文化发展的引擎,南通在继张謇开创中国近代第一城后,定会再次受到世人瞩目。
内文图片来源: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转载自:知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