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由艺术学院汪瑾副教授主讲的《传统手工艺设计 · 漆艺》学术讲座在钟秀校区主教楼举行,青设班的全体学员聆听了讲座。
汪教授从人类“大漆”材料之肇创,至传统“漆工艺”的盛衰,通过大量翔实的图像资料和学员们一起对传统工艺——“漆艺”的历史和传承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对当下高科技时代与机器化生产条件下,传统工艺面临窘迫现状的原因做了剖析:“漆工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尚未及在高等教育中进行完整的“文脉”转移(内部漆艺语言的建设),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当代艺术“转换”(当代文化语境的艺术表达)。纵使有着悠久的历史,“漆艺”在当代艺术设计中所处的地位与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保护和发扬传统漆工艺就更值得探究。
最后,汪教授提出,如何让传统漆艺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更好地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服务,不仅是高校相关教育者的任务,也是青年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汪瑾老师希望通过讲座,与学员们共同探讨“漆艺”的承传方式与现代设计如何较好结合的途径,继而呼吁学员们共同通过相关渠道引发社会对传统漆工艺的关注,以使得传统漆工艺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倡扬和光大。
汪 瑾,江苏南通人,毕业于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传统工艺设计与研究。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作品10余篇(幅),主持并参与完成多项省市校级科研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