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主办,南通市美术家协会、南通现代美术馆、南京六尘艺术馆承办的“写意一族——全国高校学术交流巡回展”2017年3月23日—4月10日在南通现代美术馆(南通市通启路8号大生众创街区内)展出。
我院师生在南通大学党委常委樊小东副校长、南通大学原副校长沈启鹏先生、艺术学院吴耀华院长、张卫副院长、郁新颜老师、江严冰老师、陆正虹老师、张磊老师、王慧老师、顾慧老师、俞彤辰老师等的带领下了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巡回展的全程活动。
我们欣赏到了数十幅令人感动并促使自己不断进取的画作。开幕式由吴耀华院长主持,在开幕式中我们聆听了吴耀华院长与周京新院长的教诲,在认识上对“写意”的概念得到了提升。我们知道了“写意一族”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一族”绘画团体的聚集,而是它所传递的中国画艺术教学氛围与状态、中国画创作的态度与方式,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形成的默契,更是在长期研习、继承着的中国文化理念。
开幕式后,在我们学院两位院长的引领下进入座谈会现场,了解到中国画水墨技术进入当代转换的事实,从上个年代水墨画注重线条到现代水墨画讲究个性表达的原因,让我们对现代中国画有了准确的认识。梁雨老师告诉我们,周京新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是拿道理来讲解某个问题,而是举非常普通的例子来引导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让人很容易接受。他引用了周京新老师非常有趣的一句话:“吸收传统艺术就像吃牛肉,是为了壮大自己而不是让自己变成牛”,不仅带动全场气氛,也更让学生们深刻地了解到艺术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周京新院长对此展作了说明,在他看来,中国画的写意可以无限呈现,写意一族是包容性,不是拉帮结派,尽管写意与一族两者在价值比上有差异,但是还是可以去合成的一个文化推进的理想。因此,写意一族的成员们都是为了一个理想而去努力。
研讨会尾声时,我们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向各位来宾提出咨询,希望解除学习中的疑虑。研究生姚遥、周凌燕就学术研究和绘画技法上的问题向单老师请教,得到了清晰而准确的答复。廖婧宇同学则就山水画的意蕴与神韵提出疑问。让人记忆深刻的几句,廖同学说:她很喜欢山水,平时也会写些小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莫不是最喜欢的事。但有些时候面对青峰峦动,雾霭迷蒙,静水深潭这样俊美之景,却难以尽兴地用水墨表达出来。周京新老师也对她的疑惑详尽真切地给予了回答。大家再次感受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博大情怀。
周京新老师最后指出,进行中国画的艺术创作,对于传统经典之“意”的研读,要读出其中的经典之“意”,并在自己的笔下融汇成新鲜的生猛之“意”。而对于中国画本体语言的一种共识,那就是中国画创作所崇尚的“写意”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是中国画本体语言得以安身立命生生不息发展的内在基础。同时,“意”是一种心思、心愿、心理情态与对待事物的预判,因此“写意”也是在写画者本人的内心经历。
半天的学习,使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学子们收益匪浅。感谢周京新老师。














文/美术师范142 廖婧宇
图/美术研16 赵晓濛
美术师范132 韩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