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资讯 | 江苏省文联“十三五”文艺发展规划纲要
2017-04-13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也是江苏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五年。五年来,省文联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中国文联的关心和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指导职能,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服务型文联组织,不断强化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团结意识,大力实施“五大文艺工程”,以“两大主题”“四大品牌”“六大服务平台”为主要抓手,团结带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为促进江苏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也是全省文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及专题推进会精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推动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省文联紧紧围绕奋斗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中共江苏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以及省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确立的发展思路与要求,结合当前我省文艺事业发展现状,制定本规划纲要。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谱写好中国梦江苏篇章,推动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攀登新高峰,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二、方针原则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自觉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自觉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在人民生产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生动展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歌颂光明、抒发理想、鞭挞丑恶、抵制低俗,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给人民信心和力量。
(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必须始终把创新发展摆在文艺发展的核心位置,在新形势下开拓文艺发展新境界,用新思路、新办法指导文艺事业的改革发展,在遵循文艺规律、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题材体裁、风格流派、样式手段创新,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必须始终把协调发展作为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注重各个艺术门类的协调发展,也要注重各艺术门类内部不同种类、子项的协调发展,做到全面发展、整体提升,弥补短板和弱项,使弱项不弱、强项更强;还要统筹兼顾全省不同地区文艺、文艺精品与群众文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必须始终把绿色发展贯穿文艺发展全过程。要培育“绿色”文化理念,挖掘文化内涵,熔铸文化意蕴,提升文化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在文艺创作中自觉抵制低俗、媚俗、庸俗之风,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国精神、新时期江苏精神,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健康、积极的“绿色”文艺作品。
必须始终把开放发展融入到文艺发展的方方面面。要以开放的理念、包容的心态,充分发挥文艺的引导作用,统筹推进文艺交流、文艺传播和文艺服务,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向省外、全国乃至世界推广江苏的文艺,提高江苏文艺的感染力、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必须始终把共享发展作为文艺发展的价值取向。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艺活动,把优秀的、受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送到基层、送到贫困地区,振奋精神,鼓舞信心,激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共享文艺发展成果。
(三)坚持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生产,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使之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坚持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坚持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
文艺作品承载的是价值取向,影响的是思想灵魂。文艺作品不是普通的商品,衡量作品的标准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社会价值上。文艺必须始终坚守真善美的价值根基,不做市场的奴隶。在文艺创作中,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首位原则,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使文艺作品富含正能量、富有影响力。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效益,要让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成为一切文艺单位和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
三、总体目标
依据建设“三强两高”文化强省的新目标和新形势下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内涵,面向大时代,构建大格局,切实履行“四大职能”──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认真实施“三大战略”──中心战略(在文联工作中,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在文艺事业中,紧紧围绕创作这个中心环节;在艺术创作中,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峰战略(推出一批精品力作、造就一批名家大师、打造一批文艺品牌)、联动战略(加强纵向联动、拓展横向联动),积极开展“三大活动”——“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文艺惠民和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三大工程”──文艺精品工程、文艺人才工程、文艺评论(理论)工程,努力加强“三大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平台阵地建设、组织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五大能力”──思想引领力、精品生产力、队伍支撑力、传播影响力、组织保障力,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推动江苏文艺事业迈上新台阶。
四、主要任务
(一)把牢正确方向,校准精神坐标,提升思想引领力
1.常态化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
按照中宣部、中国文联和省委宣传部的部署,持续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省各文艺家协会要继续认真组织动员各方面文艺人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文艺采风、调研和文艺惠民等;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改革发展第一线,深入生活最基层,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进行生活积累和艺术提炼,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接地气的优秀文艺作品。
建立和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长效机制,制定激励保障措施,发挥知名艺术家带头作用,建立多种类型的“采、创、送、种”创作基地和基层联络点,使常下基层、常在基层在文艺界蔚然成风。对长期深入基层、表现突出的文艺工作者,在成果展示、资金扶持、表彰奖励、培养推介上优先安排。“十三五”期间,省各文艺家协会在巩固已有的基础上新建创作基地、基层联络点60个,开展500场文艺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活动,使直接受益群众达到20万人次。
2.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深入开展“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组织文艺家精心创作一批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优秀作品,推出一批生动反映江苏“两个率先”实践进程、展示人民群众追梦筑梦圆梦奋斗历程的优秀作品。注重既讲好国家民族宏大叙事,又讲好百姓身边日常故事,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叙事体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充分彰显中国精神和“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汇聚起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的强大精神力量。举办“中国梦·江苏篇章”摄影艺术大展等活动。
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发挥文艺的熏陶和感化作用,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文艺作品既“养眼”又“养心”,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社会主流价值,不断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着力加强爱国主义题材文艺创作,用好用活江苏丰富的“红色资源”,充分挖掘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与江苏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推出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坚持礼敬英雄模范人物,把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新时期先进典型作为文艺创作表现的重点,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生动记录普通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浓墨重彩地歌颂各行各业劳动者可歌可泣的事迹,充分展现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运用重要纪念日、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集中展演展播展示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活动。
4.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对中华文化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着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深入挖掘江苏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原创作品,以艺术的形式激活传统文化的活力。组织实施“江苏近现代文化艺术名人雕塑创作”项目,为文化名人塑像,让今人和后人铭记历史、崇尚英雄、学习先贤、尊重知识。
加强对地方戏曲、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等的传承和保护,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暨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每两年一届的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和每三年一届的“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等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组织苏中苏北民歌歌会,以展演的形式,一方面加强对地方民歌的挖掘推广,另一方面促进新民歌的创作。
着力培育青少年群体,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类奖赛、活动、培训以及开展文艺惠民、文艺志愿服务等形式,推动书法、戏曲(特别是地方戏剧种)、曲艺等进校园、进课堂,使学生们从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实施“戏剧名家名段进校园”、“翰墨薪传”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工程、“曲艺名家进校园——雏鹰发展行动计划”等项目。
5.持续深入开展文艺惠民、文艺志愿服务
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千帆行动”这一文艺志愿服务品牌的影响力,不断创新文艺惠民和文艺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手段。依托省各文艺家协会和各级文联组织,充分发挥江苏省文艺志愿服务中心、江苏省文艺志愿服务总队的作用,以江苏省茉莉花艺术团为主体,通过文艺演出、展览展示、文艺培训、文艺支教等形式,努力扩大受惠群众的覆盖面。组织各种类型的演出、展览、讲座等到基层,让更多更好的文艺成果走进社区、企业、农村、校园、军营等,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加大资源统筹、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促进文艺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多样化。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部署,开展“文艺扶贫奔小康”志愿服务行动,采取文艺帮扶的方式,从精神鼓舞、文化发展、产业助推、资源整合等层面,实施一批惠民文艺扶贫项目,促进对我省睢宁等地区的文艺精准扶贫。
深入开展文艺支教、文艺培训,提升基层文艺人才水平、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动文艺志愿服务向基层、向贫困地区倾斜。推动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和公益机构广泛建立就近就便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阵地和基地,指导好基层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充分调动各市、县(区)文联及乡镇、街道文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掘、整合各地区内的文化资源,共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形成文艺志愿服务的强大合力。
在已有基础上,广泛吸纳不同年龄、不同艺术门类和不同领域的文艺工作者参与,不断扩大文艺志愿者服务队伍规模,在“十三五”末达到1万人。扎实推广文艺志愿者注册制度,优化队伍结构,壮大骨干力量。加强文艺志愿工作的组织建设,对接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筹备并成立江苏省文艺志愿者协会,进一步增强文艺志愿者队伍的凝聚力、影响力。
(二)抓好中心环节,勇攀文艺高峰,提升精品生产力
6.抓好文艺创作统筹规划,加强精品生产组织引导
以出精品、出经典为目标,科学编制各类创作规划,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部署任务、推动生产。着眼中国梦,抓好主题创作;高举现实主义的旗帜,引导艺术家深入生活,捕捉当今时代最生动的场景和最感人的故事,抓好现实题材创作;坚守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的“根”和“魂”,充分挖掘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资源,特别是江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革命素材”和“红色资源”,着眼“一带一路”,抓好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抓好地域题材创作、民生题材创作、青少年题材创作。
提高文艺创作生产组织化水平,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包括影视剧、戏剧、音乐、曲艺、民间工艺、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等,加强精品生产组织引导。组织省内优秀中青年美术家开展“重走两万三千里”写生活动,继承和发扬江苏美术界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推动江苏的美术创作。重点围绕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大历史节点和纪念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文艺创作,努力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举办“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摄影书法作品展、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两岸四地音乐会等。
以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等国家级文艺品牌活动为依托,搭建起高层次、多渠道的文艺创作平台。要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美展、全国书法展等国家级奖项评选中位居第一方阵,构筑江苏文艺“高峰”。
7.提高文艺原创能力,加强对创作基础性环节的扶持
对于各类题材创作都要注重原创性、突显本土性,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坚持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提高文艺原创能力,注重富有个性化的创造,避免过多过滥的重复改编。
加强对剧本、作曲等创作基础性环节的扶持,实施影视剧、戏剧、曲艺、杂技、音乐、舞蹈等原创作品孵化扶持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创作项目给予资助、补贴。争取设立省文联的艺术创作基金。“十三五”期间,省影协主抓推出2—3部原创电影剧本;省曲协实施“重点中长篇曲艺创作项目工程”;省舞协每年牵头主抓推出原创舞剧1—2部。加大对编剧、导演等剧本创作、艺术生产人才的培养力度。办好每年一次的苏浙皖三省编剧研修班。与省演艺集团合作,成立江苏省话剧中心,以繁荣江苏话剧为主要目标,每年创作排演优秀话剧剧目,培养创作、编导、表演人才,努力打造真正属于江苏的优秀话剧品牌。每年有重点地召开精品创作策划会、论证会、研讨会,打磨话剧《中山码头》、音舞杂技剧《梦江南》《扇舞丹青》等重点文艺作品。
推动文艺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借助现代科技丰富创作手段、拓展创作空间,积极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不断增强艺术表现力、核心竞争力。重点资助、打造国内首部原创大型3D杂技魔幻剧《金箍棒》,实现传统杂技艺术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
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并举,积极鼓励艺术家立足江苏、扎根本土,努力打造具有江苏精神、江苏气派、江苏风格的优秀作品,铸就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经典。尤其鼓励现实题材的创作,加大扶持力度,在举办展览展赛和文艺评奖活动时,增加现实题材作品的比例。
推进各艺术门类协调全面发展,巩固发展原有优势艺术门类,确保在国家级赛事、评奖以及综合实力评估中保持领先行列;推动其他艺术门类创作实现突破,力争在全国评价体系中争先进位。
8.大力发展网络文艺
深入把握网络文艺发展特点和传播规律,充分利用文艺资源优势,通过平台建设、资金扶持、评比表彰、协作联动等方式,把网络文艺纳入组织创作生产和引导管理范畴,助推文艺创作生产方式转变,让互联网和新媒体成为文艺创新的新舞台,推动传统文艺和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引导网络音乐、网络戏剧、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网络手机摄影和微电影、微视频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鼓励推出更多优秀网络原创作品。省影协持续开展“先锋时空”优秀微电影基层行活动,加强宣传推广。
对网络文艺家这一新生群体,要主动迎上、做好服务、加强指导,成立江苏省网络文艺家协会,壮大网络文艺创作队伍,积极开展对话座谈会、创作读书班、主题社会实践等活动,引领他们创作更多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富有内涵的优秀网络文艺作品,让网络文艺更加健康高质地发展。
促进优秀文艺作品上网传播。加强江苏文艺网建设,省各文艺家协会也要积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突出优势,开通、用好网站、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和载体,鼓励艺术家积极通过网络传播优秀作品,促进优秀文艺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让更多的好作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9.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促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评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外国文艺理论,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
大力推进文艺评论工程。引导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坚持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开展有原则、有辣味的批评,不断增强文艺评论的说服力、战斗力,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对精品生产的激励作用。围绕重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开展专题研讨会,推出一批文艺评论成果。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办好《江苏文艺研究与评论》刊物,利用《繁荣·文化艺术周讯》等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文艺评论栏目,创新评论形式,拓展传播途径,扩大文艺评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充分发挥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枢纽作用,创新省各文艺家协会的学术(理论)专业委员会建设,团结凝聚各方面评论人才,不断提高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办好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修班、基层评论人才培训班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艺评论队伍。加强基层文艺评论组织建设,推动实现省辖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全覆盖。
高度重视文艺理论研究。加强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用创作实践推动理论研究,用理论成果促进文艺创作。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进行重点课题研究,推出在全国有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成果,逐步形成江苏文联理论研究的特色。实施《江苏雕塑史》编写出版项目。密切关注当代中国和我省文艺发展动态,定期分析我省文艺发展形势,调查研究影响和制约我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形成具有原创性、指导性与应用性的调研成果。
10.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文艺发展活力
创新文艺精品工程的创作扶持机制,推行重点作品签约、重点项目招标、资助申报评审、创作津贴补贴、优秀成果奖励等机制,调动广大艺术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建立采风创作长效机制,扩大文艺创作基地建设,推动文艺创作生产。
充分发挥文艺评奖对文艺创作的积极推动作用,深化文艺评奖改革,完善激励评价机制。不断扩大省文联和省各文艺家协会在文艺评奖方面的传统优势,持续打造全省文艺评奖权威品牌“百花金陵”,精心策划组织好江苏戏剧奖、江苏电影奖、江苏音乐奖、江苏美术奖、江苏曲艺奖、江苏舞蹈奖、江苏民间文艺奖、江苏摄影奖、江苏书法奖、江苏杂技奖、江苏电视奖、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等12个江苏各艺术门类最高奖项的评选。落实新修订的《江苏省文艺评奖规范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省级文艺奖项的评奖办法,创新评选机制;建立权威且完善的专家评委人才库,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纪律,凸显公正性和科学性;注重对获奖作品和人才的宣传推广,放大奖项的持续性效应。积极做好国家级艺术奖项评选、赛事的组织发动工作,集中力量精心打磨作品,以评促创、以评推优。进一步修订完善文艺成果奖励办法,加大对优秀文艺成果的奖励和文艺创作生产的激励。每年对各个艺术门类本年度获得全国性奖项的优秀文艺作品进行表彰奖励。
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评价文艺作品,坚持“两个效益”相统一,建立健全反映文艺作品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各艺术门类创作生产出版的立项、采购、评审标准,完善文艺作品推介传播等环节的评估标准,把票房收入、收视率、收听率、点击量等量化标准,与专家评价和群众认可统一起来,推动文艺健康发展。
(三)筑牢发展根基,多出优秀人才,提升队伍支撑力
11.加强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
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学习教育,引导文艺工作者成为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拥护者、践行者,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先倡者。实施全省骨干会员轮训工程。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在三年内对我省的中国文联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轮训一遍;在“十三五”期间,对省文联各省文艺家协会会员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轮训,适当增加新兴文艺组织和文艺界自由职业者参训的比例,采取统一组织、上下联动、分类指导的办法,统筹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保证轮训的质量和效果。强化学习重点,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党的一系列文艺方针政策,学习文艺界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和职业道德。
继续办好每年一期的全省文艺家读书班,省各文艺家协会办好各类培训班、研讨班、进修班、读书班,不断提高江苏文艺人才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艺术素养、知识能力。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学习教育,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底线思维,引导文艺工作者牢记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自觉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秉持职业操守,树立良好形象。举行第五届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在文艺界大力倡导德艺双馨精神。
12.积极培养造就文艺领军人物和拔尖文艺人才
以培养、引进、推介优秀文艺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千峰工程”。在培养更多专业过硬的各门类艺术家的基础上,大力推出一批名副其实的著名艺术家、一批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艺工作者队伍。
对各类拔尖文艺人才加大扶持和推介力度,在项目上、资金上、评奖上、待遇上向他们倾斜,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创作条件,持续提升他们的创作实力、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他们拥有更多更具特色的代表性作品。对名家大家加大宣传,组织专场、专展、巡演、巡展、代表作品研讨会等。“十三五”期间,每年为5位戏剧、曲艺代表性人物组织专场演出、作品研讨会、进京演出、省外巡演;每年为5位著名书画家、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组织专题展览、作品研讨会、进京办展、省外巡展。编辑出版具有填补空白性质的《中国·江苏摄影名家名作选集》。
鼓励有独特艺术风格、有创新创派潜力的艺术家带徒传艺,成立名家工作室、传习所,让名家大师的艺术树立起来、传扬开来、传承下去,助推其“成家立派”。重点实施“一脉相承”戏曲传承工程,通过江苏戏曲名家师徒专场系列演出等形式,推动不同剧种流派间的交流切磋、融合创新,推动青年戏曲人才的成长,使传统的戏曲艺术青蓝相继、生生不息;同时做好老艺术家们舞台表演声像资料的拍摄、整理、抢救、保存工作。
继续做好“紫金文化奖章”“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人选推荐工作,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效应。积极为全省“五个一批”和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工程举荐文艺人才。坚持“内培外引”的工作思路,制定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适度引进紧缺人才、高端人才,积极探索以项目聚人才、引人才、带人才的方法,畅通汇聚各方英才的渠道。继续通过“晚霞文库”项目,资助老艺术家出版他们的文艺专著。
13.加强青年文艺人才、文艺后备人才培养
注意发现青年人才、瞄准文艺尖子,选拔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青年文艺人才加以重点培养,提供参与培训、活动、评奖等各种机会,在各类展演、展览、展示中让他们担重任、唱主角,在评奖、评选、评优和职称晋级、岗位晋职、社会职务等方面适度向他们倾斜,鼓励他们成名成家。通过师徒传承、高校进修、项目资助、实践锻炼等途径,推动优秀青年人才加快成长。
省各文艺家协会继续开展本艺术门类优秀青年人才评选。设立省文联“青年文库”,每年扶持、资助1—2名优秀青年文艺人才出版研究成果。实施民间文艺“双百计划”,“十三五”期间为100位青年民间文艺人才推出100件代表作品,并拍摄青年民间文艺人才系列专题片。省各文艺家协会扎实办好中青年文艺人才研修班、培训班等,不断提高青年人才的学养涵养、专业素养和人格修为。
构建新的工作平台,成立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以 “青年艺术家”为主要群体,以“活力和创新”为主要特征,使协会成为全省青年文艺工作者聚集的家园,成为各艺术门类青年文艺人才培养的摇篮。
省各文艺家协会通过定期举行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新人新作展、江苏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江苏赛区选拔赛、江苏省少儿曲艺大赛、江苏省青少年音乐“小茉莉花奖”大赛、江苏省社会舞蹈大赛暨少儿舞蹈比赛、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优秀作品展等,通过搞好各类艺术考级以及未成年人才艺大赛等,不断发现、提携新人,做好后备人才、青少年人才培养。
加强基层文艺队伍建设,突出实施“种”文化,主动面向基层开展文艺培训、创排指导、辅导讲座等,着力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定期举行摄影骨干培训考核定级、杂技教师培训、广场舞教师培训、书画考级辅导教师资格培训等。
(四)打造文艺品牌,建设平台阵地,提升传播影响力
14.巩固和打造特色文艺品牌活动
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巩固原有文艺品牌,打造新的文艺品牌。在巩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机制,进一步扩大影响,努力使这些文艺品牌成为江苏的文艺名片。充分发挥综合性品牌“百花金陵”“千峰工程”“千帆行动”的整体效应,进一步提升其社会认知度、参与度和影响力。
持续精心打造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暨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等国家级文艺品牌。创新组织江苏紫金合唱节、“打开音乐欣赏之门”系列音乐会、江苏影视论坛、南京电影论坛、“姹紫嫣红”江苏戏剧名家名段系列演出、民间文艺“大美民间”系列活动、江苏省摄影艺术展、江苏雕塑月、江苏省山水画展、江苏省水彩/水粉画展、“苏风墨韵”江苏书法名家精品展等全省性文艺品牌及活动。精心策划打造“乡愁”——江苏籍文艺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中荷舞蹈节、江苏青年艺术周等全新的文艺品牌及活动。
督促指导各团体会员和全省市县区、行业(产业)文联研究开发和利用各地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地域性文艺品牌建设,从“一市一品”“一县一品”向“一市多品”“一县多品”发展,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地方特色文艺品牌。
15.搭建多样工作平台,抓好文艺阵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积极搭建更多更好的文艺发展平台。继续扩大艺术家协会的覆盖面,适时成立江苏省网络文艺家协会、江苏省广播艺术家协会等新的艺术家协会。
精心办好江苏省书画院,实行“新人新院新机制”,使之成为我省书画创作的新阵地,在推出书画精品、培养书画人才上发挥巨大作用。
加强江苏省茉莉花艺术团建设,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提升文艺志愿服务和文艺惠民的质量和效果。
充分利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江苏艺术剧场等服务平台,提高展览、演出的品位和水准,注重精品剧目的打造。继续面向全省举办“苏风艺韵”艺术轮展轮演活动。
各艺术家协会也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为会员服务的新平台,进一步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充分利用青少年宫、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群众文艺阵地的作用,因地制宜举办各种展映展播展演展览活动,让优秀文艺作品走进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少年。
综合利用传统媒体、现代媒体和新型媒体,办好《繁荣·文化艺术周讯》等报纸、期刊以及江苏文艺网、各文艺家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扩大对江苏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人才的宣传推介。
16.推进文艺对外交流互鉴
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对外文艺交流,推动江苏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展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的当代文化,增强江苏文艺的对外影响力。主动争取并承办省政府有关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积极配合省委外宣办开展“感知江苏”等对外艺术宣传品牌活动,展示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策划组织富有江苏特色的音乐、戏剧、曲艺、摄影、美术、书法、杂技等艺术交流代表团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欧洲、美洲等地区开展展示展演活动,让世界了解江苏,让江苏走向世界。
进一步密切中外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交往,继续加强与韩国大邱艺术文化总联合会等国外文艺组织的互动交流,努力拓宽与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文化交流渠道,适时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组织好全省知名艺术家随中国文联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代表团,组织好杂技、戏剧、音乐、电影、电视等艺术门类,赴世界各地参与高层次的国际大赛及文化艺术节等,努力扩大它们在国际舞台的知名度,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示江苏文化的独特魅力。
加强同港澳台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挥刘天华阿炳中国民族音乐基金会的作用,办好“光明行”民族音乐巡演活动。
(五)推进职能拓展,加强行业建设,提升组织保障力
17.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自身建设
切实保持和增强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文联工作的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承担起引导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
切实加强对文艺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确保文艺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密切关注文艺动态、文艺思潮,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重大题材作品、重点文艺项目进行有力引导。提高文艺创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防止把文艺创作生产完全交由市场调节的倾向。强化责任落实,建立重点项目责任制,明确要求、明确进度、明确责任。
切实改进作风,进一步加强文联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班子责任、强化职能拓展、强化创新务实、强化改进作风,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加强廉政建设,在评奖、推选等工作中从严要求,坚决杜绝腐败现象,健全防止和克服“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文艺工作规律和文联工作需要的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交流机制,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文联干部队伍。
高度重视各级文联建设,积极发展基层文联组织,推动县(市)区文联组织全覆盖,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和产业(行业)单位建立文联组织,不断扩大文联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定期举办市、县、区文联工作座谈会、研讨会,定期举办全省文联干部培训班,着力提升文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整合系统优势资源,形成全省文联建设一盘棋的网络体系,加强上下联动,通过联合、联办活动等方式,促进文联事业协调发展。
18.完善工作机制,争取资金支持
切实履行中央赋予文联组织的“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新职能。强化团结引导机制,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文艺行业建设主导作用。在文艺界着力营造宽松、包容、合作、和谐的良好环境氛围,尊重文艺创作规律,尊重文艺家的创作成果,提倡相互借鉴学习,提倡兼收并蓄,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强化思想引领、价值引领、道德引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共同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强化联络协调机制,不断增强文联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各文艺家协会和各级文联组织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畅通联络渠道,创新组织形式,拓展工作领域,形成属地化、层级化、专业化相结合,网上网下相结合,名家名人和“草根”“艺漂”相结合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最大力度地联络协调各艺术门类、各年龄层次、各种体制的文艺工作者,多为青年人才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对于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以及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增强服务管理能力,重点解决服务针对性贴近性不强、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打破体制界限,增强服务实效,倾听一线和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心声与诉求,在服务中强化管理,在管理中强化服务,实现服务和管理的有机融合。
大力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文艺实践活动引导机制、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创作扶持机制、密切联系文艺工作者服务机制、优秀作品和人才评选表彰机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服务文艺家维权机制、文艺人才队伍培训机制等机制建设。
适应社会治理新变化,遵循文艺行业管理规律,有效实现依法依规依章管理。搞好制度建设,完善制度规范,建立健全活动制度、工作制度、评奖制度、会员进退制度等各项制度。重点完善修订《江苏省文艺家协会工作规程》《江苏省文艺评奖规范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工作纪律。
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争取资金支持,对已确定的年度重点项目,给予经费保障。在已有常态化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争取更多经费投入。积极组织推荐文艺家申报中国文联三大创作资助项目,争取资金扶持。严格财务管理规定,规范项目经费的使用,提高经费使用绩效。
19.加强行业自律,搞好文艺维权
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在行业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高度重视行风建设,积极引导行业行为,大力倡导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健康批评、崇德尚艺的良好风气,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高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素质。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要成立道德委员会,树立德艺双馨行业典型,引领行业风尚。制定完善行业自律规则,明确底线要求,对文艺界出现的失德违法行为要立场鲜明、敢于发声、坚决抵制。
积极履行文联组织依法维权的职能,切实提高维权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江苏省文艺著作权维护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文艺维权工作,依法维护文艺工作者的著作权、名誉权、社会保障权等合法权益,推动文艺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宣传,推动江苏省文艺著作权权利人的文艺作品免费登记工作。进一步加强维权组织建设,配备专兼职权保干部,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由文联权益保护专业干部和特邀律师组成的法律志愿服务团。加强与版权管理、司法、执法部门以及主流媒体的沟通和合作,以典型案例为重点,开展有声势有影响的维权宣传和法律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维权环境,使文艺家们提高维权意识、树立维权信心。
20.加快网上文联、数字文联建设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进文艺资源数字化、文艺工作信息化建设,做好文联的网络信息化工作。升级改版江苏文艺网,强化其文艺信息发布、宣传推介平台的功能。积极推动各文艺家协会、各级文联网站群的建设,建立文联各团体会员之间的文艺资源收集整理、传递使用的协同机制,加快互联互通步伐,初步实现文艺资源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逐步形成“网上文联”新格局。
重点建好统一的会员联络服务管理平台,整合资源,进行全省文艺家协会会员的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录入、核对、更新,在此基础上分层授权、管理,具有查询、检索功能,做到数据准确、公正透明、安全高效,使其最终成为权威的江苏文艺人才资源库。探索数字艺术馆的建设,实现文艺作品、文艺演出资料的数字化采集和线下展览的数字化移植,促进戏剧、曲艺、民间文艺等各类文艺精品的数字转换和集成,推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的在线虚拟展览等。
五、重点项目、工程
(一)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项目。持续组织实施由中国美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主办,省美协、省书画院承办的每年一届的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活动。传承已有做法、经验,不断完善、创新,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创作、推出作品、培养人才方面的综合效应,不断扩大影响,使之成为江苏文艺的知名品牌。
(二)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系列活动项目。持续组织实施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省曲协承办的每两年一届的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系列活动。创新举办模式,不断推出曲艺人才和创作成果,并与文艺惠民、曲艺进校园有机结合,给人民群众奉上喜闻乐见的高水平的优秀曲艺节目。
(三)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暨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项目。组织实施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省音协承办的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暨中国江苏二胡之乡民族音乐节。立足江苏音乐事业发展实际,创新形式,使之成为全国性的民族音乐品牌。
(四)“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项目。持续组织实施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省民协承办的每三年一届的“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努力探索创新办展模式,全面展示江苏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瑰宝,为人民群众献上一场丰富精美的民间文化的盛宴。
(五)“乡愁——江苏籍文艺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项目。当代一批颇具影响的江苏籍文艺名家,其艺术创造植根于江苏文脉的传统底蕴,功深百炼,风标独立,创作了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和多元气象的优秀文艺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乡愁是游子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也是文人墨客笔底咏叹的恒久主题。省文联策划主办“乡愁”——江苏籍文艺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通过展览、音乐会等形式,集中展现江苏籍文艺名家的艺术成就,展示他们以笔情墨韵所表达的别样乡愁。
(六)“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工程。组织文艺家持续深入开展“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精心创作一批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充分彰显中国精神和“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
(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工程。组织动员各方面文艺人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常态化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进行文艺采风、调研和文艺惠民等,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推出一批有思想、接地气的优秀文艺作品。“十三五”期间,省各文艺家协会在巩固已有的基础上新建创作基地、基层联络点60个,开展500场文艺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活动,使直接受益群众达到20万人次。
(八)“百花金陵”文艺评奖工程。精心策划组织江苏戏剧奖、江苏电影奖、江苏音乐奖、江苏美术奖、江苏曲艺奖、江苏舞蹈奖、江苏民间文艺奖、江苏摄影奖、江苏书法奖、江苏杂技奖、江苏电视奖、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等12个全省各艺术门类最高奖的评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评奖办法、创新评选机制,紧密结合文艺创作、人才培养、宣传推介、研究评论等环节,充分发挥评奖的综合效应。
(九)文艺人才“千峰工程”。以培养、引进、推介优秀人才为重点,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以名作推名人,用名人推名作,推出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不断发掘培养中青年文艺人才、文艺后备人才。努力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艺人才队伍,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拔尖人才不断涌现、各类人才共同进步的生动局面
(十)“千帆行动”文艺志愿服务工程。紧贴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重心下移,实行菜单式服务,充分发挥文艺志愿者和各级文艺志愿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多方联手,上下联动,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使文艺志愿服务、文艺惠民活动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各种类型的演出、展览、讲座等到基层,让更多更好的文艺成果走进社区、企业、农村、校园、军营等,让人民群众共享文艺发展成果。
(十一)“一脉相承”戏曲传承工程。通过江苏戏曲名家师徒专场系列演出等形式,推动不同剧种流派间的交流切磋、融合创新,推动青年戏曲人才的成长,使传统的戏曲艺术青蓝相继、生生不息;同时做好老艺术家们舞台表演声像资料的拍摄、整理、抢救、保存工作。
(十二)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平台建设工程。加强各类展览的策划、组织,注重学术性,不断提高展览的品位和水准。强化展陈、收藏、研究等功能,加强创新,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数字艺术馆的建设。
(十三)江苏省书画院平台建设工程。加强江苏省书画院建设,实行“新人新院新机制”,以创作为中心,以学术为支撑,使之成为我省书画创作的新阵地,在推出书画精品、培养书画人才上发挥巨大作用。
(十四)“苏风艺韵”艺术轮展轮演工程。打造“苏风艺韵”品牌,继续面向全省举办系列艺术轮展轮演活动,免费接受基层文联、产业(行业)文联和全省艺术家个人展览、演出的申请,邀请各艺术门类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资格审定、跟踪监督、效果评定,确保活动的高品位和高水准。
(十五)全省骨干会员轮训工程。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在三年内对我省的中国文联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会员轮训一遍;在“十三五”期间,对省文联各省文艺家协会会员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轮训,适当增加新兴文艺组织和文艺界自由职业者参训的比例。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党的一系列文艺方针政策,以及文艺界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