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最新消息
  • 师资队伍
  • 学术研究
  • 招生就业
  • 教育教学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创作展演
  • 下载专区
新闻动态 | 《 奇郁晴江梅·纪念李方膺诞辰320周年学术研讨会》深度报道
2017-04-12

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和扬州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举办“奇郁晴江梅·纪念李方膺诞辰32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8月27日至29日在南通大学启秀校区隆重举行。
会议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吴耀华教授和扬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贺万里教授主持。来自北京、杭州、合肥、扬州、南京、青岛、徐州、台湾和南通等地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活动。南通大学副校长蒋乃华教授、人文社科处处长钱荣贵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开幕式,蒋乃华副校长致辞并祝贺。著名美术史论专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扬州八怪”研究专家周积寅教授在会上做了主题性发言。
吴耀华教授回顾了举办此次全国性研讨会的缘由,即在参加了2014年由扬州大学美术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及扬州八怪研究所一起主办的“苇间飞鸿·纪念边寿民诞辰330周年学术研讨会”之后,就开始筹划此次活动,今年是李方膺诞辰320年,且李方膺是南通人,借此契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与扬州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了此次活动。扬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贺万里教授也表明希望借此机会能够进一步推动“扬州八怪”的研究,并且培养一批新的研究学者,以传承和进一步推动“扬州八怪”的学术研究。
周积寅教授在主题致辞中強调:身为清官的李方膺在为官之际,曾多次“为民故获罪”。罢官之后寄居金陵,他常往来于扬州卖画以资衣食。其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尤其善画墨竹与梅花,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是300年以来对李方膺的首次研讨会,值得祝贺。周积寅教授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成立一个李方膺研究所,并且能够邀请研究李方膺的广大学者参加,从而能够进一步弘扬李方膺艺术乃至中国传统艺术。
本次会议共收到李方膺研究论文二十六篇,研究的角度与内容也较为多样。而这次会议采用了一对一点评探讨的形式。扬州职业大学的仇国梁对李方膺成为八怪之一的必然性进行了研究。他从社会的外在角度进行了探索,并围绕“分裂”、“选择”、“坚守”、三个关键词进行了论述。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李倍雷教授对仇国梁的观点进行了补充,认为应探讨清朝时的汉学之争是否与李方膺存在某种关系,有了这些论据的支撑才能强调出“坚守”的重要意义。
中国戏曲学院的王云亮教授对李方膺的图像进行了考察,主要是从其墨竹的形态着手,与历代大家的墨竹形态进行了比较,更体现了李方膺风格的独特。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徐卫教授肯定了论题角度的新颖,研究的深入,并且补充认为如果从李方膺大写意的角度进行论述还可以将论文得到一个拓展提升。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韩士连从创作“习性”入手分析了李方膺绘画风格的成因,并专门研究李方膺的提款来探究其风格。 北京师范大学梁玖教授肯定了韩士连的表达与从社会性研究的角度,并提出了“习性历史”、“历史习性”以及“人性与习性”的具体范畴与关系的问题探讨。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系教授尹成君对南通职业大学钱志扬院长有关画梅的研究做出了评价,认为作者从画家的观察角度看待艺术从而更具艺术实践性的启示,并且强调了师自然师造化的重要性。提出不仅要师古人技,更要师古人意;不仅要师造化,而要得心源。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吴旭春从书法及其书学思想的角度研究了李方膺从他的书法实践及书法主张艺术主张入手。道出了李方膺书法独特的个性魅力。中国戏曲学院的王云亮教授对此也提出感慨,肯定了论点的开拓性,但可惜于李方膺书法研究的资料过少,无法强有力地证实部分观点。
杭州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杨宇全教授从李方膺的题画诗想的了如今书画界的“文化流失”与“贫血缺钙”,也就是今人对诗文及书画中心的偏移,对文化的缺失。对此,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吴耀华教授对其深为认同,提出了在当代社会时风笼罩下文化的思考,现今以技能为上取代了精神为上的社会现象值得人们重视,一定要放准在当代艺术中的位置。正如杨宇全教授所引用的潘天寿大师的观点:“不求诗书画印四绝,但求诗书画印四能。”
北京师范大学梁玖教授从“为何纪念”,“为何有他的艺术标识”,“为何如此学术的做”三个主题就绘画哲学及绘画社会学方面进行了演讲。主张从社会学的角度、人的角度来研究李方膺,深入剖析了李方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艺术风采。
贺万里教授认为梁玖教授的艺术哲学方法论的思想观点、从艺术学学理高度给予的反思、对具体事迹问题的追问、以及新颖概念的提出推动了对李方膺的深入研究及核心价值的探讨。进一步提升了今后关于“扬州八怪”的学术研讨活动的发展进程,为学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境界和空间,并且为将来成立李方膺研究所提供了新的设想与谋划。
其他会议代表如殷晓珍、童彤、何纯真、徐宏、王慧、吴越滨等学者在会议研讨中间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对李方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议题。
会议最后由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吴耀华教授作总结性讲话,他认为:这次会议形成了一个圆浑而厚重的学术整体,周积寅教授的到来使这次研讨会达到了具有相当学术底蕴的高度,肯定了这次学术研讨的价值,成立李方膺研究所的建议得到各位学者的热情赞同和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凭借着多年形成的学术眼光对李方膺进行了研讨及对未来的构画,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研讨会。会议是在平和、公正、向上、明亮的平台上进行的,体现了对传统、对学术的尊重,也同时体现了对青年学者的认可和期待。
值得称道的是:这次学术研讨得到了南通博物院的大力支持。南通博物苑将珍藏的李方膺原作从及相关的资料专门为此次研讨会举办了主题性展览。专家学者在南通博物苑与大师的真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清除了在现代数码科技干扰下形成的恶劣印象,从而警醒了头脑,明晰了视野,提供了继续研究的话题,产生了新的活力。所有到会人员对南通博物苑的热情配合与有力支持报以衷心的感谢!
周积寅教授为研讨会开笔,题下:李方膺研究所,并留下了点点新绿在其精心绘制的墨梅上。各位教授于册页上尽情挥洒,整个场面艺术气息浓烈,不仅在思想的层面得到交流,并且在技艺上也互相碰撞出时代的火花。
次日,由主办方带领会议嘉宾学者参观了如皋冒辟疆董小苑的故居水绘园、李渔故居,更加近距离的接触了李方膺故乡的特质,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所有到会专家与学者都认为本次会议的学术论文与研讨,都达到到了预期的目标,并且得到提升,形成了实质性的效益,具有了值得期待的未来。都希望在后来的继续研究中,进一步提升研究力度,增进交流,丰富成果,在中国画艺术与理论的研究中达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高度。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扬州大学美术学院
2015年8月30日



  • 下载区
  • 美术系
  • 音乐系
  • 艺术设计系
  • 工业设计系
  • 吴耀华中国画
  • 徐卫中国画

© 版权所有:南通大学艺术学院